本报告分析北方稀土(600111.SH)磁致伸缩材料业务的潜力,涵盖公司概况、财务表现、技术储备及市场前景。探讨其如何依托稀土资源优势,布局高端功能材料领域。
北方稀土(600111.SH)是全球稀土行业龙头企业,依托白云鄂博矿资源优势,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稀土原料生产基地和功能材料制造基地。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稀土原料(盐类、氧化物、金属)、稀土功能材料(磁性、抛光、贮氢、发光、催化)及部分应用产品(永磁电机、LED灯珠等)。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未在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明确提及磁致伸缩材料的具体业务布局或产能数据,但磁致伸缩材料作为稀土功能材料的重要分支(利用稀土元素的磁致伸缩效应,用于传感器、执行器、超声设备等高端领域),其技术研发与产业布局符合公司“强化功能材料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方向。
从公司现有业务看,稀土磁性材料(产能10万吨/年,全球第一)、抛光材料(产能3.6万吨/年,国内份额超50%)等功能材料的规模化生产经验,为磁致伸缩材料的研发与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基础和产业链支撑。此外,公司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3.23亿元(同比增长15.7%),主要用于稀土功能材料的工艺升级与新产品开发,磁致伸缩材料或为其研发储备方向之一。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数据,上半年实现营收188.66亿元(同比增长25.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31亿元(同比增长33.5%);扣非净利润8.98亿元(同比增长35.2%)。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
磁致伸缩材料属于高端稀土功能材料,附加值远高于传统稀土原料(如氧化物)。目前全球磁致伸缩材料市场规模约5亿美元(2024年数据),年增长率约8%,主要需求来自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等领域。若北方稀土进入该领域,假设初期产能为1000吨/年(约占全球市场2%),按每吨50万元(高端产品价格)计算,可新增营收5亿元,贡献净利润约0.8亿元(参考公司功能材料业务16%的净利润率),占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的8.6%,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3.23亿元,占营收的1.71%,主要用于稀土功能材料的技术创新。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专利145件(2025年新增28件),其中涉及稀土磁性材料、催化材料的专利占比达60%。磁致伸缩材料的核心技术是稀土合金配方优化(如铽、镝等重稀土元素的添加)和制备工艺升级(如定向凝固、热压成型),公司在稀土合金领域的技术积累(如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配方设计)可为磁致伸缩材料的研发提供支撑。
此外,公司与“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合作开展的“稀土功能材料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涵盖了磁致伸缩材料的基础研究(如磁致伸缩系数优化、温度稳定性提升),预计2026年可取得阶段性成果。
磁致伸缩材料的需求主要来自:
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如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达200亿美元,年增长率12%),磁致伸缩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目前全球磁致伸缩材料主要供应商为美国ETREMA公司、日本TDK公司,国内企业(如中科三环、宁波韵升)处于研发或小批量生产阶段。北方稀土凭借稀土资源优势(拥有白云鄂博矿80%的稀土储量)和功能材料规模化生产经验,若进入该领域,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占据国内市场30%以上的份额。
北方稀土作为全球稀土行业龙头,具备进入磁致伸缩材料领域的资源、技术、产业链优势。尽管目前未明确披露相关业务布局,但通过研发投入与技术储备,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建议关注公司稀土功能材料研发进展(如磁致伸缩材料专利申请、项目投产)及下游客户合作(如与医疗器械、机器人企业的战略合作),这些将是判断其磁致伸缩业务潜力的关键指标。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中报、公开披露的研发信息及行业协会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