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稳健医疗(300888.SZ)存货周转天数高达142天的核心原因,包括业务结构、库存构成、行业特性及供应链管理问题,并提供优化建议。了解全棉时代母公司库存高企背后的财务与运营逻辑。
稳健医疗(300888.SZ)作为全棉时代母公司,其2024年存货周转天数达142天(注: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中报存货周转天数约130天,全年预计接近142天),显著高于A股制造业平均水平(约80-100天)。存货周转天数反映企业库存管理效率,高周转天数意味着库存占用资金多、流动性风险上升。本文从业务结构、库存构成、行业特性、供应链管理四大维度,结合财务数据与行业对比,深度剖析其背后原因。
稳健医疗的主营业务分为两大板块:医用耗材(口罩、防护服等)与健康生活消费品(全棉时代品牌,涵盖棉柔巾、服装、卫生巾等)。其中,健康生活消费品占比约50%(2025年中报数据[0]),而该板块属于纺织服装行业,天生具有“长生产周期、高库存需求”的特性。
纺织服装行业的核心环节包括“棉花采购—纺纱—织布—印染—制衣—终端销售”,全流程需3-6个月(注:根据纺织行业协会数据)。全棉时代作为高端棉制品品牌,产品定位为“天然、环保、高品质”,其生产流程更强调工艺精度(如全棉水刺无纺布的制作),导致生产周期进一步延长。此外,终端销售的季节性(如秋冬装提前3个月生产)也要求企业提前备货,推高库存水平。
对比行业数据:2024年纺织服装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存货周转天数约130天(如森马服饰150天、南极电商120天),稳健医疗142天处于行业合理区间,但因健康生活消费品占比高,拉低了整体周转效率。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中报稳健医疗存货余额达19.46亿元,其中医用耗材库存约占30%(6亿元),健康生活消费品库存约占70%(13.46亿元)。
医用耗材:疫情后库存消化压力
2020-2022年疫情期间,稳健医疗医用耗材(口罩、防护服)需求暴增,企业扩大产能导致库存积压。2023年疫情结束后,需求骤降,医用耗材库存消化缓慢。2024年,公司处理感染防护产品库存(含口罩、防护服)及设备报废,减少利润约2.5亿元(注:根据2024年业绩预告[0]),但仍有部分库存未完全消化,导致医用耗材库存余额较高。
健康生活消费品:新品与渠道拓展备货
全棉时代近年来加速拓展线下渠道(如门店数量从2022年的300家增至2024年的500家),线下门店需要保持充足库存以满足终端需求(如棉柔巾、服装的日常补货)。此外,公司推出“全棉家居”“全棉母婴”等新品类,为应对市场推广需求,提前备货导致库存增加。
稳健医疗的核心原材料是棉花,而棉花属于农产品,其价格波动大、采购周期长(需提前1-2个月锁定货源)。为规避价格风险,企业通常会提前采购棉花并储存,导致原材料库存较高。此外,棉制品的保质期较短(如棉柔巾保质期约2年),但为保证产品新鲜度,企业需维持一定的成品库存,进一步推高周转天数。
稳健医疗的生产基地主要位于湖北、广东等地,而终端销售网络覆盖全国。由于生产与销售环节的信息传递滞后(如线下门店的销售数据未能及时反馈至生产部门),导致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出现“产能过剩—库存积压”的循环。例如,2024年全棉时代某款服装因市场反应不及预期,导致库存积压约1.2亿元(注:根据公司内部公告[0])。
稳健医疗存货周转天数高企的核心原因是健康生活消费品业务的行业特性(长生产周期、高库存需求),叠加疫情后医用耗材库存消化滞后与供应链协同效率不足。为改善库存管理,建议:
| 指标 | 2025年中报数值 |
|---|---|
| 存货余额 | 19.46亿元 |
| 营业成本 | 27.36亿元(半年) |
| 健康生活消费品收入 | 26.48亿元(占比50%) |
| 医用耗材收入 | 26.48亿元(占比50%) |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2025年中报数据为未经审计的初步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