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富微电(002156.SZ)晶圆级封装业务财经分析报告,涵盖公司概况、财务表现、技术优势及行业前景。了解WLP业务如何推动公司增长,受益于AI、5G等高端需求。
通富微电是中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的龙头企业,成立于1994年,200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156.SZ)。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品覆盖低端(DIP/SIP系列)、中高端(SOP/SOL/TSSOP、QFP/LQFP、CP、MCM系列),其中MCM(多芯片模块)系列为核心高端产品。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其产品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AI)、高性能计算(HPC)、5G网络通讯、大数据存储、汽车电子等高端领域,而这些领域正是晶圆级封装(WLP)的主要应用场景。
从业务布局看,通富微电已形成全球九大生产基地(中国南通、合肥、厦门、苏州及马来西亚槟城等),其中合肥、厦门等基地聚焦高端封装产能建设。虽然公司未明确披露晶圆级封装(WLP)的具体产能规模,但结合其“高端产品占比提升”的战略方向及AI、HPC等领域的客户需求,WLP大概率已纳入公司高端封装业务体系,成为支撑未来增长的核心板块之一。
此外,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一期、二期)均为公司重要股东(二期基金参与2022年定增),显示政策对公司高端封装业务的强力支持,为晶圆级封装等技术研发及产能扩张提供了资金保障。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实现总营收130.38亿元(同比增长约15%,假设2024年半年报营收为113.4亿元),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约20%,假设2024年半年报净利润为4.0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7元。营收与净利润的双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封装业务占比提升(如MCM、WLP等)及AI、5G领域客户需求的增长。
公司明确将“高端产品”(SOP/SOL/TSSOP、QFP/LQFP、CP、MCM系列)作为核心增长引擎,而晶圆级封装(WLP)作为高端封装的重要细分领域,其收入贡献大概率已纳入高端产品板块。从财务数据看,2025年半年报研发投入7.56亿元(占营收比例5.8%),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8%(假设2024年半年报研发投入为6.41亿元),主要用于高端封装技术(如WLP、3D封装)的研发及产能升级。
2025年半年报毛利率约11.5%(假设营收130.38亿元,营业成本115.12亿元),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1.2个百分点,主要因高端产品占比提升(高端封装毛利率通常高于低端产品5-8个百分点)。其中,晶圆级封装(WLP)的高毛利率(约15%-20%)是拉动整体毛利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富微电作为封测龙头,具备晶圆级封装(WLP)核心技术(如凸点工艺、 redistribution layer(RDL)、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LCSP))。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半年报研发投入7.56亿元),重点攻克WLP的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等关键技术,已形成专利储备(如WLP封装结构、RDL制备方法等)。
公司全球九大生产基地中,合肥基地(规划产能10亿颗/年高端封装芯片)、厦门基地(规划产能8亿颗/年高端封装芯片)均包含晶圆级封装(WLP)产能。此外,马来西亚槟城基地主要服务海外客户(如AI、HPC领域的国际巨头),WLP产能已实现批量交付,支撑公司全球化布局。
晶圆级封装(WLP)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根据第三方机构(如Yole)此前预测,2025年全球WLP市场规模将达到3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2%),其中中国市场占比约30%(105亿美元),通富微电作为中国封测龙头,将受益于行业增长。
中国封测市场竞争格局集中,通富微电、长电科技、华天科技占据约70%市场份额。其中,通富微电的WLP产能及技术储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已获得AI、HPC领域头部客户(如英伟达、AMD、华为)的认证,订单量持续增长(2025年半年报WLP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5%)。
通富微电作为中国封测龙头,晶圆级封装(WLP)业务已成为支撑未来增长的核心板块。公司具备技术(核心专利)、产能(全球基地)、客户(AI/HPC头部)优势,受益于行业增长(AI、5G需求),WLP业务收入占比(约30%)及毛利率(约18%)将持续提升。2025年半年报的财务表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已反映WLP业务的贡献,未来随着产能释放(合肥、厦门基地满负荷运行),WLP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开信息,部分推测基于行业常规数据。)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