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晶晨股份IoT芯片业务的财务表现、技术优势及市场前景,探讨其作为公司新增长引擎的潜力与投资逻辑。
晶晨股份(688099.SH)是全球布局、国内领先的无晶圆半导体系统设计厂商,核心业务为多媒体智能终端SoC(系统级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产品覆盖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音视频系统终端、无线连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是智能机顶盒芯片领导者(市场份额全球前列)、智能电视芯片引领者(国内头部厂商)。
IoT芯片是公司基于现有SoC技术延伸的新兴业务板块,主要聚焦低功耗、高集成度的物联网终端应用,包括智能家电(如智能空调、智能冰箱)、工业物联网(如传感器终端、边缘计算设备)、无线连接(如Wi-Fi 6/7模块、蓝牙5.3芯片)等场景。目前,IoT芯片业务尚未单独披露收入占比,但已纳入公司“无线连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板块,成为继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之后的第三大增长引擎。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增长约10%,基于2024年全年收入59.3亿元推算),净利润4.93亿元(同比增长约23%,2024年中报净利润约4亿元),净利润率14.8%(较2024年全年的13.9%略有提升)。整体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增长”的策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11亿元(同比增长约15%),占营业收入的15.3%(较2024年全年的13.5%提升1.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主要用于:
高研发投入为IoT芯片业务提供了技术支撑,目前公司已推出Amlogic S905X4-I(智能家电SoC)、Amlogic A311D2-I(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芯片)等IoT芯片产品,覆盖从入门级到高端的不同应用场景。
尽管IoT芯片业务尚未单独披露收入,但从公司“无线连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板块的增长可见一斑。2025年上半年,该板块收入约9.99亿元(占总收入30%),同比增长约25%(高于整体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主要贡献来自IoT芯片的销量提升(如智能家电厂商的批量采购)。
晶晨股份拥有18年以上的SoC全流程设计经验,核心技术包括超高清多媒体编解码(4K/8K)、显示处理(HDR、MEMC)、内容安全保护(DRM)、系统IP(CPU/GPU整合)等。这些技术可直接迁移至IoT芯片设计,实现成本、性能、功耗的优化: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顶级运营商(如AT&T、Verizon)、OEM/ODM厂商(如三星、LG、小米),这些客户资源为IoT芯片的市场渗透提供了渠道优势: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硅谷(山景城),并在上海、班加罗尔、首尔等科技枢纽设有分支机构,具备全球化的研发与销售能力:
根据IDC数据[1],全球IoT设备数量从2020年的300亿台增长至2025年的500亿台,复合增长率约10.7%;IoT芯片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30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15%。其中,智能家电(占IoT设备数量的25%)、工业物联网(占15%)、无线连接(占10%)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晶晨股份的IoT芯片策略是**“技术复用+场景拓展”**:
预计2025-2027年,公司IoT芯片业务收入将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占总收入的比例从2025年的10%提升至2027年的25%:
公司最新股价为107.4元,较2025年初的80元上涨约34%,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晶晨股份作为多媒体SoC龙头,依托技术、客户、全球布局的优势,切入IoT芯片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核心增长引擎。2025年上半年,IoT业务已贡献约30%的收入增长,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渗透,未来收入占比将逐步提升。当前股价反映了市场对公司IoT业务的乐观预期,长期来看,公司的投资价值在于SoC技术的复用能力和IoT市场的成长潜力。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开资料[1],其中IoT业务收入占比为估算值,具体以公司披露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