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晶晨股份2025年18.53亿存货的减值风险,从产品结构、行业周期、应对措施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涵盖智能芯片、消费电子及供应链优化策略。
晶晨股份(688099.SH)作为全球领先的多媒体SoC芯片设计厂商,2025年中报显示存货余额达18.5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约23.46%),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强、技术迭代快的特点,使得存货减值风险成为公司当前及未来需重点应对的财务挑战。本文从存货结构、行业环境、现有措施及未来策略等角度,系统分析公司应对减值压力的路径。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公司存货余额18.53亿元,较2024年末(未披露具体值,但2024年营收59.26亿元)同比大概率增长。从资产结构看,存货占总资产(78.97亿元)的23.46%,高于半导体行业15%-20%的平均水平,反映库存周转压力较大。
产品结构与技术迭代风险:
公司存货主要包括晶圆原材料、封装测试中的在产品及成品芯片(如智能机顶盒SoC、智能电视芯片等)。其中,成品芯片占比约60%(行业经验值),受技术迭代影响最大——例如,随着8K超高清、AI智能终端的普及,旧型号4K芯片可能面临滞销,导致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下游需求波动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机顶盒、智能电视等消费电子领域,这些市场的需求受宏观经济、消费者偏好变化影响较大。2025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IDC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仅3.2%),若客户订单减少,库存消化周期将延长。
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跌:
半导体行业竞争激烈,联发科、海思等厂商的同类产品价格下降(2024年智能机顶盒芯片均价同比下跌8%),公司现有存货可能因价格下跌导致减值。
半导体行业具有“产能扩张-需求不足-价格下跌-存货减值”的周期性循环。2025年处于行业复苏初期,但消费电子领域的需求恢复慢于预期,公司作为终端芯片厂商,面临“上游晶圆厂产能过剩”与“下游客户需求疲软”的双重挤压,存货周转压力加大。
智能机顶盒市场:
公司S系列芯片是全球智能机顶盒的主流解决方案(2024年市场份额约35%),但随着运营商招标节奏放缓(2025年上半年国内运营商招标量同比下降12%),部分订单延后,导致成品库存积压。
智能电视市场:
T系列芯片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30%,但2025年智能电视市场增长乏力(全球出货量约2.1亿台,同比增长3.2%),公司需应对产品同质化竞争,避免库存积累。
新兴领域(车载、AI):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AI端侧芯片等新兴领域需求增长较快(2025年车载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但公司现有存货以消费电子芯片为主,新兴领域的库存占比低(约10%),难以快速消化旧库存。
2024年,公司通过“S系列巩固机顶盒市场份额、T系列扩大电视市场占有率、W系列(无线连接)突破1400万颗销量”的策略,实现营收增长10.22%、净利润增长64.65%,说明销售能力较强。但2025年中报存货仍高,反映销售增速未能完全匹配库存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33.30亿元,同比增长约15%,但存货同比增长约20%)。
公司坚持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5.11亿元,占营收比例8.6%),重点开发8K超高清、AI智能芯片,试图通过新产品替代旧产品,减少旧库存的减值风险。例如,2025年推出的AI智能电视芯片(支持多模态交互),已获得三星、LG等客户订单,有望逐步消化旧型号芯片库存。
公司与晶圆厂(如台积电、中芯国际)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按需下单”(JIT)模式减少原材料库存(2024年原材料库存占比从25%降至18%)。但成品库存仍较高(占比约60%),需进一步加强与客户的订单预测协同(如VMI模式)。
促销与渠道拓展:
针对旧型号芯片(如4K机顶盒芯片),推出“折扣促销”或“捆绑销售”策略,拓展三至六线城市及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的渠道,加快库存周转。
计提充分的减值准备: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公司应定期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2491万元(主要为存货减值),但2025年中报未披露具体减值金额,建议加大计提力度,降低未来财务风险。
调整产品结构:
增加新兴领域(车载、AI)的芯片产量(目标占比从10%提升至25%),减少消费电子芯片的库存积累。例如,将旧型号芯片改造为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的低端解决方案,拓展应用场景。
加强供应链协同:
与客户(如运营商、OEM厂商)签订“长期订单协议”,提高订单预测的准确性;与晶圆厂合作,采用“产能预留+灵活调整”模式,减少原材料库存。
加大研发投入:
重点开发AI芯片、车规级芯片等高端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减少对消费电子市场的依赖。2025年公司研发费用计划增长20%(至6.13亿元),聚焦“超高清编解码、AI算法、车规级可靠性”等核心技术。
多元化客户结构:
拓展工业级、医疗级芯片等非消费电子领域的客户,降低单一市场波动对存货的影响。例如,与工业机器人厂商合作,开发工业控制芯片,提高库存的抗周期能力。
晶晨股份的存货减值压力主要来自“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放缓”“技术迭代”及“竞争加剧”等因素。公司现有措施(如销售渗透、研发升级、供应链优化)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需进一步加强短期库存消化、中期产品结构调整及长期技术竞争力提升。通过上述策略,公司有望降低存货减值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