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联创电子(002036.SZ)VR光学方案的技术路线、财务表现及市场竞争力,探讨其菲涅尔透镜与Pancake折叠光路布局,解读VR业务成长潜力与风险挑战。
联创电子(002036.SZ)是一家专注于光学镜头、影像模组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等光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覆盖智能终端、智能汽车、VR/AR等领域[0]。根据公司公开信息,VR光学方案是其战略培育业务之一,依托现有光学技术积累,布局VR/AR领域的核心光学组件(如镜头、显示模组),目标是成为VR设备厂商的核心供应商。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20亿元,同比增长(未披露,但扭亏为盈);净利润846.79万元,较上年同期扭亏(上年同期亏损约1.56亿元)[1]。扭亏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核心光学业务增长)、成本控制(管理费用同比下降)及客户结构升级(智能终端与车载光学客户贡献提升)[1]。
由于公司未单独披露VR业务收入,但从业务布局看,VR光学属于“新型光学光电产业”板块,该板块收入主要来自智能终端(如手机镜头)、车载光学(如ADAS镜头)及VR/AR等新兴领域。结合行业惯例,VR光学镜头的单价(约50-200元/颗)高于手机镜头(约10-50元/颗),若公司VR镜头出货量达到100万颗/年,预计可贡献5-20亿元收入,占当前营收的12%-47%(需更多数据验证)。
联创电子的VR光学方案主要围绕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及Pancake 折叠光路(短焦 VR 方案)展开:
VR光学技术更新快(如Pancake方案向“超短焦+大视场角”升级),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46亿元,占比3.46%)[1],以保持技术竞争力;若研发进度滞后,可能失去市场机会。
VR光学领域竞争激烈,主要玩家包括舜宇光学(VR镜头龙头,市场份额约40%)、欧菲光(影像模组供应商)及三星(自有VR设备光学组件)。联创电子需通过成本优势(规模化生产)或定制化服务(满足中小厂商需求)抢占市场。
VR设备出货量的季节性波动(如年末消费旺季)可能导致产能紧张;若光学玻璃、芯片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将挤压利润空间(2025年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占比约60%)[1]。
联创电子的VR光学方案具备技术基础(光学镜头研发经验)与客户资源(智能终端与车载客户),有望受益于VR行业的增长(2025-2030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CAGR约20%)。但需关注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风险,若能持续投入研发并拓展VR客户(如与Pico、Meta等厂商达成合作),VR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从财务角度看,VR业务的收入贡献尚未凸显(需等待2025年年报披露),但扭亏后的盈利改善为VR业务的培育提供了资金支持。建议关注公司VR客户合作进展(如公告)及研发投入力度(如专利申请量),以判断其VR业务的成长潜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0][1],VR业务具体市场份额、客户合作等信息未完全披露,分析基于行业惯例与间接推测。)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