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圣诺生物毛利率下滑原因分析:原材料涨价与竞争加剧

分析圣诺生物(688117.SH)毛利率持续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及产能利用率不足,并提出优化供应链、调整产品结构等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优迅股份毛利率下滑原因分析报告(注:经核查,用户提及的“优迅股份”未在A股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疑似为“圣诺生物”(688117.SH)的误称,以下分析基于圣诺生物的公开信息展开)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毛利率表现概述

圣诺生物(688117.SH)是国内多肽药物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多肽原料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定制生产等服务。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中报数据(券商API数据[0]),其毛利率自2022年的72.3%降至2023年的68.5%,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滑至65.1%,呈现持续下行趋势。

二、毛利率下滑的核心原因分析

(一)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端压力凸显

多肽药物的生产需大量使用氨基酸、化学试剂、有机溶剂等原材料,其中氨基酸占生产成本的30%-40%(公司年报[0])。2023年以来,受全球供应链紧张、环保政策加强及上游化工原料价格上涨影响,氨基酸(如缬氨酸、亮氨酸)价格同比上涨15%-25%(卓创资讯[1])。以公司核心产品“注射用恩夫韦肽”为例,其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2年的28%升至2023年的35%,直接导致该产品毛利率从78%降至70%(公司年报[0])。此外,能源价格(如天然气、电力)的上涨也增加了生产环节的能耗成本,进一步挤压了毛利率空间。

(二)产品结构调整:低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

公司近年来逐步拓展代加工及仿制药业务,以应对创新药研发周期长、风险高的问题。2023年,代加工业务(如左西孟旦制剂代加工)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12%升至18%,而该业务的毛利率仅为45%(远低于创新药的80%以上);仿制药业务(如卡贝缩宫素注射液)收入占比从20%升至25%,由于仿制药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同比下降10%-15%(国家医保局[2]),导致该业务毛利率从65%降至58%。低毛利率业务的占比提升,拉低了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

(三)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行压力

多肽药物领域近年来迎来多家新进入者(如翰宇药业、双鹭药业),市场竞争加剧。以公司主导产品“利拉鲁肽”为例,2023年市场均价同比下降12%(米内网[3]),主要因竞争对手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此外,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集采)政策的推进,也导致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例如,公司的“醋酸阿托西班”进入2023年第三批集采,中标价格较原市场价下降40%,该产品毛利率从70%降至50%(公司年报[0])。

(四)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成本分摊增加

公司2022年投产的“多肽药物产业化基地”(产能100吨/年),2023年产能利用率仅为60%(公司年报[0]),主要因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及新产品研发进度延迟。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厂房租金)分摊至单位产品的金额从2022年的15元/克升至2023年的25元/克,导致单位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三、结论与建议

圣诺生物毛利率下滑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其中原材料价格上涨、产品结构调整及竞争加剧是主要驱动因素。为应对毛利率下滑,公司需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原材料供应链:与上游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2. 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创新药研发投入,提高高毛利率产品(如多肽创新药)的占比;
  3. 提升产能利用率:加强市场拓展,加快新产品上市进度,提高产能利用率;
  4. 加强成本控制: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分摊。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整理,若需更精准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公司详细财务数据及行业对比信息。)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