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2023-2025年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涵盖中国主导供应、海外产能扩张、新能源需求增长及价格走势。探讨稀土在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的应用及未来趋势。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新能源、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战略产业的核心原材料。近年来,随着全球“双碳”目标推进,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稀土供需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本报告从供应端结构、需求端驱动、价格走势、格局演变四大维度,系统分析2023-2025年全球稀土供需格局的变化特征及未来趋势。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6%(2024年USGS数据),但产量占全球85%以上,核心优势在于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从开采、选矿、冶炼到加工)。2023-2025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保持稳定(2023年2.8万吨、2024年2.7万吨、2025年2.7万吨),主要目的是保护资源禀赋和推动产业升级(减少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增加高端产品供应)。
中国2023年实施《稀土管理条例》,加强对开采、加工、出口的全流程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如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冶炼能力);海外方面,美国2024年出台《稀土供应链法案》,提供税收优惠鼓励本土产能扩张;欧盟2023年发布《稀土战略》,推动稀土回收利用(目标2030年回收量占需求的15%)。
新能源汽车是稀土需求增长的核心领域,主要用于永磁电机(钕铁硼永磁材料)。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410万辆(同比增长35%),每辆汽车需钕铁硼约2.5公斤,带动钕需求约3.5万吨;2025年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2000万辆(同比增长28%),钕需求将增至5万吨(占全球钕需求的60%以上)。
风力发电机(尤其是海上风电)需大量钕铁硼永磁材料(每GW风电需150吨)。2023年全球风电装机量110GW(同比增长28%),带动钕需求约1.65万吨;2025年预计装机量150GW(同比增长25%),钕需求将增至2.25万吨(占全球钕需求的28%)。
重稀土(镝、铽)因具备高磁能积、耐高温特性,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如飞机发动机高温合金)、高端电机(如高铁电机)。2023年全球重稀土需求约0.8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镝需求0.5万吨(占62.5%);2025年预计重稀土需求增至1.1万吨(同比增长25%),主要驱动因素是航空航天产业增长(2023年全球航空航天市场规模4.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2%)。
冶金行业(稀土合金,提高钢材强度):2023年需求约1.2万吨(同比增长5%);石油化工行业(稀土催化剂,提高炼油效率):2023年需求约0.8万吨(同比增长3%);半导体行业(镧、铈用于抛光材料):2023年需求约0.5万吨(同比增长8%)。
2023年初,钕铁硼价格约30万元/吨,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需求增加,价格上涨至2024年中的45万元/吨;2024年底,因海外产能释放(MP Materials扩大产能),价格回落至40万元/吨;2025年以来,因需求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和风电),价格保持在42-45万元/吨之间(波动幅度约10%)。
重稀土因供应有限(中国重稀土储量占全球90%以上),价格波动更大。2023年镝价格约1500元/公斤,2024年涨到2000元/公斤(同比增长33%),2025年保持在1800-2000元/公斤(需求增长:航空航天、高端电机);铽价格2023年约3000元/公斤,2024年涨到4000元/公斤,2025年保持在3500-4000元/公斤(用于高端永磁材料)。
轻稀土价格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需求和海外产能影响(供需缺口约5%);重稀土价格主要受供应约束(中国重稀土产量占全球95%)和高端需求增长(航空航天、高端电机)驱动(供需缺口约10%)。
中国稀土企业(如北方稀土、南方稀土)正在从“卖资源”向“卖产品”转型,重点发展高端钕铁硼永磁材料(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风电发电机),提高附加值(高端产品占比从2023年的30%提升至2025年的45%)。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建立加工基地(如北方稀土在东南亚设立钕铁硼工厂),规避贸易壁垒(如美国对中国稀土产品加征关税)。
美国、澳大利亚的产能扩大,但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国的主导地位,因为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开采到加工),而海外企业主要是开采和冶炼(加工能力不足,如MP Materials的产品主要是稀土氧化物,需运到中国加工成钕铁硼)。
稀土回收技术(如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机的回收)正在发展,2023年全球稀土回收量约0.3万吨(占需求的3%),2025年预计增至0.5万吨(占5%)。但回收技术还不成熟,重稀土的回收难度大(如镝的回收成本是原生矿的2倍),短期内无法改变供需格局。
欧盟、日本等国家推动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例如,欧盟与澳大利亚合作开发Mt Weld矿(计划2026年投产),日本与缅甸合作供应重稀土(2023年进口量占日本重稀土需求的15%),但效果有限(中国的产业链优势明显,如冶炼成本比海外低30%)。
全球稀土供需格局呈现**“中国主导供应、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价格高位波动”**的特征。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风电等产业的进一步增长,稀土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需求约18万吨,同比增长15%);供应方面,中国将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产量占全球80%以上),海外产能将逐步释放(占全球产量的20%左右),但无法改变供需紧平衡的局面(供需缺口约5-10%)。
对于投资者而言,**中国稀土企业(如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因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将受益于产业升级(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海外稀土企业(如MP Materials、Lynas)**因产能扩张,将受益于需求增长,但需警惕中国产业链的竞争压力。
此外,稀土回收技术的发展(如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回收)和产业链多元化(如欧盟的稀土战略)将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但短期内无法改变中国的主导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