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百利天恒BL-B01D1(EGFR×HER3双抗ADC)临床进展、BMS合作财务影响及股价表现。涵盖2025年最新动态、行业竞争格局与投资风险提示。
BL-B01D1是百利天恒(688506.SH)自主研发的EGFR×HER3双抗ADC药物,为公司创新生物药板块的核心产品。该药物通过靶向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双靶点,结合ADC(抗体偶联药物)技术,旨在提高肿瘤治疗的特异性和有效性,主要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等实体瘤适应症。
2024年,百利天恒与百时美施贵宝(BMS)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合作,BMS获得BL-B01D1的海外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利。根据合作协议,BMS支付8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首付款,并承诺后续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这一合作成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0倍,主要来自该笔首付款)[0]。
通过网络搜索及公开信息查询,2025年以来未获取到BL-B01D1的最新临床进展数据(如 Phase II/III 临床试验结果、适应症拓展、监管申报进展等)。结合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8月披露),报告期内公司未披露该项目的新增临床里程碑事件,仅提及“继续推进创新药研发管线”,但未具体指向BL-B01D1[0]。
需说明的是,ADC药物的临床开发周期较长,通常需要经历多轮临床试验(I期安全性、II期有效性、III期确证性),且海外合作后的开发进度可能由BMS主导,百利天恒作为授权方,可能仅在关键节点(如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提交上市申请)披露信息。因此,2025年未公开进展可能属于正常开发节奏,或BMS暂未向市场释放更新。
BL-B01D1与BMS的合作直接推动公司2024年业绩大幅改善。根据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58.23亿元(同比增长107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5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主要系收到BMS支付的8亿美元首付款(约合人民币56亿元)[0]。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回落至1.71亿元(同比下降9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18亿元**(同比转亏),主要因2024年的首付款为一次性收入,而2025年无类似大额非经常性收益,同时研发投入仍保持高位(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0.39亿元,同比增长24%)[0]。
百利天恒股价在2024年合作公告发布后(2024年11月)大幅上涨,从公告前的约150元/股涨至2025年初的400元/股(峰值)。2025年以来,股价呈现震荡回落趋势,截至2025年10月13日,最新收盘价为361.3元/股(较年初下跌约10%)[0]。
股价波动的核心逻辑:
ADC药物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的热门赛道,全球已有多款ADC药物获批上市(如DS-8201、T-DM1),但EGFR×HER3双抗ADC仍属于细分领域的创新方向。百利天恒的BL-B01D1通过双靶点设计,有望克服单一靶点ADC的耐药问题,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国内竞争格局看,目前仅有少数企业布局EGFR×HER3双抗ADC(如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但均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百利天恒凭借与BMS的合作,在海外开发进度上处于领先位置。
BL-B01D1作为百利天恒的核心创新药项目,其与BMS的合作已为公司带来显著的短期财务收益,但长期价值仍需依赖临床进展及海外商业化落地。2025年以来未公开的临床进展可能属于正常开发节奏,但投资者需持续跟踪该项目的临床试验数据(如III期试验启动、中期分析结果)及BMS的开发计划。
若需获取BL-B01D1的实时临床进展、海外临床试验细节、竞品对比数据等深度信息,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更详尽的研发管线数据及行业分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