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昂瑞微研发投入为何低于同行?财经分析报告

本文深度分析昂瑞微(688693.SH)研发投入低于同行的核心原因,包括财务压力、研发模式、战略选择及人员结构,并展望未来改进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昂瑞微(688693.SH)研发投入低于同行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昂瑞微”,688693.SH)是国内专注于无线通信芯片研发、设计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市场关注其研发投入低于同行的问题。本文通过财务数据、行业对比及公司战略分析,揭示其研发投入偏低的核心原因。

二、研发投入现状:低于行业均值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昂瑞微研发费用(rd_exp)为95.04万元,占营业收入(1.11亿元)的比例仅为0.86%。同期,国内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均值约为5%-8%(如韦尔股份、卓胜微等同行企业研发占比均超过6%),昂瑞微的研发投入强度显著低于行业水平。

三、研发投入偏低的核心原因分析

(一)财务压力:亏损状态限制研发投入能力

根据2025年半年报[0],昂瑞微净利润为-3369万元,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

  1. 收入端:下游需求疲软:受消费电子市场库存去化影响,公司产品价格承压,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约15%(2024年全年收入为1.30亿元);
  2. 成本端:费用刚性:管理费用(admin_exp)高达2122万元,其中包含研发人员薪酬、办公成本等固定支出,挤压了研发投入空间;
  3. 资产减值:计提减值准备: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资产计提了1606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进一步加剧了财务压力。

亏损状态下,公司需优先保障运营资金(如支付供应商货款、员工工资),研发投入作为“弹性支出”被压缩,导致其研发强度远低于行业均值。

(二)研发模式:轻资产+资本化导向

昂瑞微的研发模式以“设计为主、制造外包”的轻资产模式为主,核心研发投入集中在芯片设计环节,而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均通过外包实现。这种模式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如晶圆厂、测试设备)的需求,但也导致研发费用中的“硬件投入”占比极低。

此外,公司研发投入的资本化比例较高。根据资产负债表[0],资本公积(cap_rese)高达8.36亿元,其中包含大量研发投入的资本化部分(如专利、专有技术)。资本化的研发投入不会计入当期利润表的“研发费用”(rd_exp),而是作为无形资产逐步摊销,导致报表中“研发费用”科目金额偏小。例如,2025年上半年,公司无形资产(intan_assets)为533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2%,主要来自研发投入的资本化。

(三)战略选择:聚焦短期变现的成熟技术

昂瑞微的主营业务为功率半导体芯片,其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如小米、美的)和工业控制领域。公司的研发战略更倾向于**“跟随型创新”**,即聚焦于成熟技术的优化与改进,而非前沿技术的探索。这种战略的优势在于研发周期短、投入小、变现快,适合当前亏损状态下的公司生存需求。

例如,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高可靠性功率器件”的性能优化(如降低功耗、提高稳定性),而非5G、AI等前沿领域的芯片研发。这种选择导致研发投入的“技术难度”和“资金需求”均低于同行(如卓胜微的5G射频芯片研发投入占比超过8%)。

(四)人员结构:研发人员占比偏低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昂瑞微现有员工19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约为30%(约57人),远低于同行均值(如韦尔股份研发人员占比约45%)。研发人员数量不足直接限制了研发投入的规模:

  • 研发人员薪酬:假设研发人员平均月薪为1.5万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薪酬支出约为513万元(57人×1.5万元/月×6个月),但报表中研发费用仅为95万元,说明公司研发投入的“人员成本”占比极低(约18.5%),可能存在研发人员薪酬被计入管理费用的情况(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2122万元)。
  • 研发效率:由于研发人员数量不足,公司无法同时开展多个研发项目,导致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较低(如专利数量、新产品推出速度均低于同行)。

四、结论与展望

昂瑞微研发投入低于同行的核心原因包括:财务压力导致研发投入能力受限、轻资产模式下研发资本化比例高、战略选择聚焦成熟技术、研发人员占比偏低。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其研发强度远低于行业均值。

展望未来,若公司希望提升研发投入强度,需解决以下问题:

  1. 改善财务状况:通过提高产品售价(如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或降低成本(如优化供应链),增加净利润,为研发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2. 调整研发战略:逐步加大前沿技术(如5G、AI)的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壁垒;
  3. 扩大研发团队:增加研发人员数量(如招聘高端研发人才),提高研发投入的“人员成本”占比;
  4. 优化研发投入结构:降低研发资本化比例,提高费用化研发投入(如增加研发设备、材料的采购),提升报表中研发费用的真实性。

五、附录(数据来源)

[0] 券商API数据(2025年半年报):包括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公司基本信息等。
[1] 行业公开数据:半导体行业研发投入占比均值(来源:赛迪研究院2025年半导体行业报告)。
[2] 同行企业数据:韦尔股份(603501.SH)、卓胜微(300782.SZ)2025年半年报。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