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绿叶制药2020-2024年毛利率持续上升趋势,从65.2%增至75.1%,探讨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及研发投入等驱动因素,并与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行业对手对比竞争力。
绿叶制药(02186.HK)是中国领先的创新型制药企业,专注于高端制剂、生物药及创新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核心产品覆盖肿瘤、心血管、中枢神经等 therapeutic areas,凭借差异化的产品布局与技术优势,在国内制药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从行业环境看,近年来中国制药行业面临医保控费、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压力,企业盈利空间受到挤压。在此背景下,毛利率作为反映企业产品竞争力与成本控制能力的关键指标,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
根据券商API数据[0],绿叶制药近五年毛利率呈现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具体数据如下:
| 年份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 毛利率 | 65.2% | 68.5% | 71.3% | 73.8% | 75.1% |
从数据可见,绿叶制药毛利率从2020年的65.2%逐步提升至2024年的75.1%,五年间累计上升9.9个百分点,复合年增长率达2.9%。这一增长趋势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期行业平均毛利率约为60%-62%[0]),体现了企业较强的盈利能力与成本管理能力。
绿叶制药近年来持续推进产品结构升级,将研发与生产资源向高端制剂(如生物药、靶向药、缓控释制剂)倾斜。数据显示,高端制剂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32%提升至2024年的51%[0],成为公司收入与利润的核心来源。
以肿瘤领域为例,公司旗下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维汀”(贝伐珠单抗)仿制药于2021年获批上市,凭借较高的临床价值与定价优势,毛利率高达85%以上[0];此外,中枢神经领域的“利斯的明透皮贴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国内独家品种,毛利率亦维持在80%左右[0]。高端制剂的占比提升,直接拉动了整体毛利率的上升。
绿叶制药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与生产技术升级,有效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
绿叶制药坚持“研发驱动增长”的战略,近五年研发投入占比均超过10%(2024年达12.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8%[0])。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创新药与高端制剂的开发,例如: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中国制药行业毛利率排名前10的企业中,绿叶制药位列第5(75.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61.8%)13.3个百分点。其主要竞争对手如恒瑞医药(78.2%)、百济神州(76.5%)的毛利率虽略高于绿叶制药,但绿叶制药的毛利率增长速度(复合年增长率2.9%)快于恒瑞医药(2.1%)与百济神州(2.5%)[0],显示其盈利能力的提升更为迅速。
从产品结构看,绿叶制药的高端制剂占比(51%)高于恒瑞医药(45%)与百济神州(48%)[0],这也是其毛利率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此外,绿叶制药的成本控制能力(原材料成本占比28%)优于恒瑞医药(30%)与百济神州(32%)[0],进一步增强了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绿叶制药近五年毛利率呈现持续稳定上升的趋势,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高端制剂占比提升)、成本控制(供应链与生产效率优化)与研发投入(创新驱动产品附加值提升)。从行业对比看,绿叶制药的毛利率水平与增长速度均处于行业前列,显示其较强的盈利能力与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公司创新药(如PD-L1抑制剂)与高端制剂(如紫杉醇白蛋白纳米粒)的逐步上市,其高端制剂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至60%以上[0],毛利率预计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2025年预计达77%[0])。此外,公司计划通过“全球化布局”(如在美国、欧洲建立生产基地)进一步降低成本与拓展市场,为毛利率的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尽管绿叶制药毛利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仍面临一些风险:
但总体来看,绿叶制药的毛利率增长趋势较为稳定,其产品结构优化与研发投入的持续增加,有望抵消上述风险,保持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