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新氧(SY)在中国医美市场的占有率,推算其市场份额约33%,探讨竞争环境与未来增长潜力。涵盖财务表现、用户增长及国际化扩张策略。
新氧(So-Young International Inc.,纳斯达克代码:SY)是中国医疗美容(以下简称“医美”)行业的垂直平台龙头,专注于连接消费者与医美服务商,提供项目预约、用户评价、案例分享等服务。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成立于2013年,2019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前(2025年6月30日)市值约3.8亿美元,属于“健康信息服务”细分行业(Sector:HEALTHCARE,Industry:HEALTH INFORMATION SERVICES)。
从行业定位看,新氧处于医美产业链的“平台层”,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技术优化供需匹配:对消费者,提供透明的项目信息与用户反馈,降低决策成本;对服务商,提供流量导入与品牌曝光,提升运营效率。这种模式使新氧成为医美行业的“信任中介”,契合当前消费者对医美服务“安全、透明、专业”的需求。
根据券商API数据[0],新氧最新财务表现如下:
由于公开渠道未披露新氧的直接市场份额数据,我们通过财务数据间接推算: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推算基于抽成比例的假设,实际市场份额可能因抽成比例(如15%则GMV为94.5亿美元,份额约22%)或行业规模统计差异而有所调整,但仍能反映新氧在垂直平台中的龙头地位。
新氧的竞争环境可分为综合平台与垂直平台两类:
美团医美、阿里健康等综合平台凭借海量用户流量,切入医美领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例如,美团医美通过本地生活服务场景,吸引线下医美机构合作,其市场份额约为15%-20%(估算)。综合平台的优势在于流量成本低、用户覆盖广,但劣势是医美专业度不足,难以满足用户对“深度决策”的需求(如案例参考、医生评价)。
更美、悦美等垂直平台与新氧形成直接竞争,主要争夺医美专业用户与优质服务商资源。这些平台的优势在于内容更聚焦(如医美科普、手术案例),但劣势是用户规模较小(新氧MAU约为500万,更美约为200万),品牌影响力弱于新氧。
新氧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社区生态:
新氧2025年TTM收入同比下降7%(QuarterlyRevenueGrowthYOY=-0.07),主要因竞争加剧导致用户增长放缓(MAU同比下降5%)。收入下降可能意味着市场份额的小幅收缩,但垂直平台的龙头地位仍未动摇。
新氧当前处于亏损状态(EBITDA=-9906.2万美元),主要因营销费用高企(2024年销售费用占比约22%)。亏损限制了公司的扩张能力(如海外市场布局、新用户获取),可能影响未来市场份额的提升。
中国医美市场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8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2%),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0亿人民币。行业增长为新氧提供了增长空间,但综合平台与垂直平台的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市场份额分散(如2023年新氧份额约35%,2025年降至33%)。
新氧的市场份额能否维持或提升,取决于以下关键因素:
新氧需通过优质内容(如医美科普、用户案例)吸引新用户,同时通过精准营销(如短视频、KOL合作)提升用户转化率。若能将MAU恢复至600万以上,收入增长有望转正,市场份额将稳定在30%以上。
医美项目的客单价差异较大(如玻尿酸注射约3000元,隆胸手术约5万元),新氧可通过推广高价值项目(如整形手术、抗衰治疗)提升单用户贡献(ARPU)。2024年新氧ARPU约为280元,若能提升至350元,收入将增长25%,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新氧已启动海外市场布局(如东南亚、中东),通过本地化运营(如适配当地审美、合作本地机构)进入新兴市场。若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到10%(当前约2%),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引擎,缓解国内竞争压力。
新氧当前的亏损状态(EBITDA=-9906.2万美元)限制了营销投入与扩张能力。若能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如降低销售费用占比至20%以下)实现盈利,将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为市场份额的提升提供资金支持。
新氧作为中国医美垂直平台的龙头,当前市场份额约为30%-35%,核心竞争优势在于社区生态与专业服务。尽管面临综合平台的流量挤压与垂直平台的竞争,但其龙头地位仍未动摇。未来,若能实现用户增长、客单价提升与盈利改善,市场份额有望维持或小幅提升。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市场份额为估算值,仅供参考。)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