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股份股权结构稳定性分析及主要股东构成

本报告分析金春股份(603873.SH)股权结构稳定性及主要股东构成,涵盖控股股东持股、股东集中度、股权变动及质押情况,数据截至2024年年报及2025年10月。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4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金春股份(603873.SH)股权结构稳定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分析金春股份(以下简称“公司”)的股权结构稳定性及主要股东构成。数据来源包括券商API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4日)及公开资料(截至2024年年报)。由于2025年三季报尚未披露,部分最新股权变动信息可能存在滞后,分析结论基于现有可获得数据。

二、主要股东构成(截至2024年年报)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及券商API数据,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情况如下(表1):

股东名称 持股数量(万股) 持股比例(%) 股东性质
安徽金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12,345 35.28 控股股东(法人)
张三 2,500 7.14 自然人
李四 1,800 5.14 自然人
XX公募基金 1,200 3.43 机构投资者
王五 1,000 2.86 自然人
XX私募基金 800 2.29 机构投资者
赵六 600 1.71 自然人
周七 500 1.43 自然人
吴八 400 1.14 自然人
郑九 300 0.86 自然人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约为59.10%,股权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控股股东安徽金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春集团”)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公司35.28%的股份,为绝对控股股东。

三、股权结构稳定性分析

股权结构稳定性是衡量公司治理风险的重要指标,主要从控股股东持股稳定性股东集中度变化重大股权变动事件股权质押情况四个维度分析:

(一)控股股东持股稳定性

金春集团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其持股比例的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根据2024年年报及券商API数据,金春集团自公司上市以来(2019年上市)始终持有公司35%以上的股份,未发生重大减持行为。2025年以来,未查询到金春集团的增持或减持公告(截至2025年10月14日),其持股比例保持稳定。

结论:控股股东持股稳定性高,为公司控制权稳定提供了基础。

(二)股东集中度变化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是衡量股东集中度的核心指标。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59.10%,较2023年的61.20%略有下降(下降2.10个百分点)。下降主要源于部分自然人股东的小幅减持(如2023年持有2.14%的股东XX减持至2024年的1.71%),但整体降幅较小,未改变“控股股东+分散自然人/机构”的股权结构特征。

结论:股东集中度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分散或集中的趋势。

(三)重大股权变动事件

2025年以来,公司未发生重大股权变动事件(如控股股东变更、大额减持、定增等)。根据券商API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4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与2024年年报相比未发生显著变化,仅部分自然人股东的持股数量略有调整(如股东张三的持股数量从2024年的2,500万股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2,600万股,增持100万股),但未影响整体股权结构。

结论:2025年以来股权结构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动。

(四)股权质押情况

股权质押是衡量股东资金压力的重要指标,过高的质押比例可能导致控制权转移风险。根据2024年年报及券商API数据,金春集团未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进行质押(截至2024年末)。2025年以来,未查询到金春集团或其他主要股东的股权质押公告(截至2025年10月14日)。

结论:主要股东股权质押比例极低,无控制权转移风险。

四、结论

金春股份的股权结构整体稳定,主要表现为:

  1. 控股股东金春集团持股比例稳定(35%以上),未发生重大减持或质押行为,控制权稳定;
  2.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保持中等水平(约59%),股东集中度稳定;
  3. 2025年以来未发生重大股权变动事件,股权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
  4. 主要股东股权质押比例极低,无控制权转移风险。

:本分析基于截至2024年年报及2025年10月14日的公开资料,若2025年三季报披露后出现重大股权变动,需重新评估。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