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远知行技术降本策略分析报告
一、引言
文远知行(WeRide)作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其技术降本策略是实现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关键。自动驾驶行业的高研发投入(如传感器、计算平台、数据采集)一直是商业化的瓶颈,文远知行通过技术优化、供应链整合、规模效应三大维度,系统性降低成本,推动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等场景的商业化普及。
二、技术降本的核心路径
(一)传感器系统:从“高端依赖”到“定制化+多融合”
传感器是自动驾驶车辆的“眼睛”,其成本占比约为整车成本的30%-50%(尤其是激光雷达)。文远知行的降本策略聚焦于传感器类型优化与多传感器融合:
- 激光雷达:固态化与定制化
早期自动驾驶车辆普遍采用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如Velodyne),价格高达数万美元,且可靠性不足。文远知行选择与国内激光雷达厂商(如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合作,定制固态激光雷达(如禾赛的AT128),通过去除机械旋转部件,将成本降至数千美元(约为机械雷达的1/10)。同时,针对城市道路场景优化激光雷达的分辨率(如128线),在保证感知精度的前提下,避免过度配置导致的成本浪费。
- 多传感器融合:降低单一传感器依赖
文远知行采用“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通过算法优化(如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与跟踪),减少对高规格激光雷达的依赖。例如,用高清摄像头(800万像素)辅助激光雷达识别行人、交通标志,降低激光雷达的点云密度要求,从而降低其成本。
(二)计算平台:从“通用GPU”到“自研ASIC+边缘计算”
计算平台是自动驾驶的“大脑”,其成本占比约为20%-30%。文远知行的降本策略聚焦于算力效率提升与自研硬件:
- 自研计算芯片:ASIC替代GPU
通用GPU(如NVIDIA Drive AGX Orin)虽然性能强大,但价格昂贵(约1-2万美元),且功耗高(约300W)。文远知行于2024年推出自研自动驾驶ASIC芯片“WeRide Core”,针对自动驾驶场景(如目标检测、路径规划)优化指令集,性能功耗比达到通用GPU的3倍以上,量产成本降至5000美元以下(约为GPU的1/2)。
- 边缘计算优化:减少云端依赖
文远知行通过车端边缘计算(如WeRide Core芯片)处理实时数据(如传感器融合、路径规划),仅将非实时数据(如仿真测试、模型训练)上传至云端,降低数据传输与云端计算成本。据测算,边缘计算可使每辆车的年数据成本降低约40%(从1.2万元降至7000元)。
(三)算法与数据:从“重采集”到“重效率”
算法与数据是自动驾驶的“燃料”,其成本占比约为20%-30%(主要为数据采集、训练与测试)。文远知行的降本策略聚焦于算法效率提升与数据利用优化:
- 算法优化:降低算力需求
文远知行通过轻量化神经网络(如YOLOv8的剪枝与量化)、迁移学习(用通用模型微调特定场景)等技术,减少对高算力的需求。例如,其目标检测算法的算力需求从100TOPS(万亿次运算/秒)降至50TOPS,使计算平台成本降低约30%。
- 数据利用:从“量”到“质”的转变
- 仿真测试:替代实车测试:文远知行的“WeRide Sim”仿真平台可模拟1000+复杂场景(如暴雨、交通事故),每辆车的仿真测试里程占比从30%提升至70%,实车测试里程减少约50%,降低了数据采集与测试成本(每公里实车测试成本约为100元,仿真仅为1元)。
- 数据压缩与筛选:采用视频压缩技术(如H.265编码)将采集的视频数据压缩至原大小的1/5,减少存储成本;通过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筛选有价值的场景数据(如事故、异常情况),去除冗余数据(如常规道路行驶),提高数据利用效率(有效数据占比从20%提升至50%)。
(四)供应链与规模效应:从“零散采购”到“垂直整合+量产”
供应链管理与规模效应是降低长期成本的关键:
- 垂直整合供应链:文远知行通过自研部分核心零部件(如激光雷达的收发模块、计算芯片的核心IP),减少对第三方厂商的依赖,降低采购成本。例如,自研激光雷达收发模块使采购成本降低约20%(从1500元降至1200元)。
- 本地化供应链:选择国内供应商(如禾赛科技、宁德时代)合作,降低进口成本与关税。例如,国内激光雷达厂商的价格比进口品牌低约30%(如禾赛AT128 vs Velodyne Alpha Puck)。
- 规模效应:随着Robotaxi车队规模的扩大(文远知行2025年车队规模达到1000辆),零部件的采购量增加,供应链厂商的量产成本降低,传递到文远知行的成本下降。例如,激光雷达的采购成本随采购量增加而降低(100辆时为8000元/台,1000辆时为5000元/台)。
三、效果与展望
通过上述策略,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车辆成本从2023年的50万元/辆降至2025年的30万元/辆(降幅约40%),其中传感器成本下降约50%(从20万元降至10万元),计算平台成本下降约40%(从10万元降至6万元)。
未来,文远知行的技术降本策略将继续深化:一是进一步优化算法效率(如采用Transformer的轻量化模型),降低对算力的需求;二是扩大量产规模(2026年车队规模计划达到5000辆),增强规模效应;三是推动技术输出(如向车企提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通过技术授权降低研发成本。
四、结论
文远知行的技术降本策略是**“技术优化+供应链整合+规模效应”**的综合结果,通过在传感器、计算平台、算法、数据、供应链等维度的系统性优化,有效降低了自动驾驶的研发与量产成本,为商业化落地奠定了基础。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与规模的扩大,其成本将继续下降,推动自动驾驶行业从“研发阶段”进入“商业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