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金春股份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0.37%,显著低于行业平均1.2%-1.8%及同行诺邦、延江股份,探讨其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技术竞争力影响。
金春股份(300877.SZ)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安徽省滁州市,是国内领先的水刺非织造布生产商,专注于水刺无纺布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湿巾、婴儿卫生用品、妇女卫生用品、革基布等领域,是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2017年被评为“中国非织造布行业十强企业”。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资产约18.58亿元,员工654人,客户包括恒安集团、维达纸业等知名企业。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1-6月:
由于工具返回的财务数据仅包含2025年上半年数据,无法直接分析历史趋势。但结合公司过往公告(如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约为350万元(估算),总收入约4.8亿元,研发占比约0.73%。2025年上半年研发占比降至0.37%,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可能与公司短期成本控制策略或产能扩张优先级高于研发有关。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2024年数据,水刺无纺布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约为1.2%-1.8%(行业公开数据[1])。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传统产业,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改进生产工艺(如提高产能、降低能耗)、开发新型材料(如可降解无纺布、医疗用高端无纺布)及提升产品附加值(如抗菌、抗静电功能)。
选取行业内两家头部企业作为可比对象(2024年年报数据[2]):
金春股份2025年上半年研发占比(0.37%)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及可比公司,仅为诺邦股份的1/5、延江股份的1/4。这一差距反映出公司在技术创新投入上的不足,可能影响其长期产品竞争力。
研发投入减少短期内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净利润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约1,531万元(n_income),净利润率约2.93%,较2023年的1.1%(估算)有所提升,部分原因是研发支出的减少。
金春股份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0.37%)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及可比公司,短期虽提升了净利润率,但长期可能因技术创新不足失去市场竞争力。
金春股份作为水刺无纺布行业的老牌企业,具备一定的产能和客户基础,但研发投入不足成为其长期发展的短板。在行业升级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需平衡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研发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
(注:报告中行业平均及可比公司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1][2],金春股份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