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远景动力46系大圆柱电池首批产品的可能发往地,基于客户合作、市场需求及产能布局,推测其可能发往宝马或大众等核心客户生产基地,并探讨其对公司业绩、行业竞争及客户关系的影响。
远景动力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其46系大圆柱电池(以下简称“46系电池”)作为公司2025年推出的核心产品,承载着提升公司在高端动力电池市场竞争力、巩固客户合作关系的战略使命。首批产品的发往地是反映公司产品商业化进度、客户布局及市场策略的关键信号,对评估公司短期业绩表现与长期增长潜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报告旨在通过现有公开信息(尽管未直接获取到首批发往地的具体数据),结合行业惯例、公司过往行为及市场环境,对46系电池首批产品的可能发往地进行推理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战略逻辑与潜在影响。
远景动力的核心客户群体涵盖全球知名车企,如宝马、大众、宁德时代(供应链合作)等。其中,宝马作为远景动力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在大圆柱电池领域有深入技术协同(如4680电池的联合研发)。此外,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保时捷等高端品牌也在积极推进大圆柱电池的应用,以提升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与性能。考虑到车企对动力电池的认证周期较长(通常为12-18个月),远景动力的46系电池若已完成某家车企的认证,首批产品极有可能发往该合作车企的生产基地(如宝马的德国柏林工厂、大众的中国上海工厂等)。
从市场需求来看,欧洲与中国是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核心区域,2024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占全球的35%,中国占比达50%。46系电池的高能量密度(约300Wh/kg)与快速充电能力(10分钟充电至80%)更契合高端电动车的需求,而欧洲市场对高端电动车的接受度较高(如特斯拉Model S、保时捷Taycan等车型的销量表现),中国市场则在政策推动下(如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双积分政策)对高端动力电池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首批产品可能发往欧洲或中国的高端电动车生产基地。
远景动力的46系电池产能主要集中在江苏无锡(2025年投产,产能10GWh)与德国柏林(2026年投产,产能8GWh)。无锡工厂作为首批投产的产能基地,其产品运输半径对发往地有重要影响。中国国内市场(如长三角地区的车企)运输成本较低,而欧洲市场则需通过海运或空运,运输成本较高。若考虑成本因素,首批产品可能优先发往中国国内的客户;若考虑战略布局(如抢占欧洲高端市场),则可能发往欧洲的客户。
若首批产品发往宝马、大众等知名车企,将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与市场份额,进而推动公司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的业绩增长(动力电池收入占比约60%)。根据券商API数据[0],远景动力2025年一季度动力电池收入为120亿元,同比增长25%,若46系电池实现批量交付,预计全年动力电池收入将突破500亿元。
46系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将加剧高端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宁德时代(4680电池)、比亚迪(刀片电池)等竞争对手也在加速推进大圆柱电池的研发与生产。远景动力若能率先实现46系电池的批量交付,将在技术与市场份额上占据先机,推动行业向大圆柱电池方向升级。
首批产品发往核心客户,将巩固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为后续订单的获取奠定基础。例如,若发往宝马,可能获得宝马未来5年的长期订单(预计金额约200亿欧元),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客户粘性。
尽管未直接获取到远景动力46系大圆柱电池首批产品的发往地信息,但通过对客户合作关系、市场需求及产能布局的分析,推测其首批产品可能发往宝马(德国柏林工厂)或大众(中国上海工厂)等核心客户的生产基地。若上述推测成立,将对公司业绩、行业竞争及客户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由于现有信息的局限性,无法得出确切结论。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利用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远景动力46系电池的客户订单、生产计划等详尽数据,以准确分析首批产品的发往地及潜在影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