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辰集团(300972.SZ)作为食用菌行业龙头,计划2025-2026年募资10-15亿元,用于产能扩张、研发升级与渠道拓展。本文分析其财务状况、行业背景及募资逻辑。
万辰集团全称为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内食用菌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主营业务涵盖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等鲜品食用菌的研发、种植与销售。公司成立于2011年,2021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972.SZ),注册资本约1.80亿元,总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
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截至2025年中期的核心财务指标显示,其业务规模处于快速扩张阶段: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225.83亿元,同比2024年全年(92.94亿元)增长14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亿元,同比2024年全年(-0.83亿元)实现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上市以来的募资活动主要集中在产能扩张与产业链延伸。2021年IPO募资约3.50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2万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推动了公司产能从2020年的3.5万吨/年提升至2024年的8.0万吨/年,巩固了行业地位。
2023年,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募资约5.00亿元,用于“江苏宿迁年产2.0万吨食用菌项目”及“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了华东地区的产能布局与供应链效率。历史募资的精准投放,为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43.0%,主要得益于量贩零食渠道的拓展(如与“零食工坊”等连锁品牌合作)及食用菌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品种占比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中期的28%)。业务的快速扩张导致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75%提升至2025年中期的90%,现有产能已接近饱和,亟需通过募资扩大产能(如计划中的“福建漳州年产3.0万吨食用菌项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率为3.85%(同比2024年的-0.8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2.98亿元(同比2024年全年的-4.58亿元),现金流状况显著改善。良好的盈利能力与现金流,为公司通过股权或债权募资提供了支撑。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为2.32亿元(同比增长65.0%),主要用于“食用菌新品种培育”(如抗逆性强的金针菇品种)及“智能种植系统”研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的建设(如物联网监控、大数据预测)也需要持续资金投入,预计每年需投入约1.50亿元。
食用菌行业是国内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领域,2024年市场规模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7.0%以上。随着消费升级(如健康食品需求增长)与供应链升级(如工厂化种植替代传统农户种植),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龙头企业(如万辰集团)有望通过募资扩大产能、提升研发能力,抢占市场份额。
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其募资逻辑主要围绕**“产能扩张+研发升级+渠道拓展”**:
尽管截至2025年10月,公司未披露最新的募资金额计划(网络搜索未找到相关信息[1]),但根据财务状况与行业需求,预计公司2025-2026年将通过定向增发或公司债券募资10.00-15.00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研发投入与数字化建设。
未来,随着募资项目的实施,公司产能将进一步提升至13.0万吨/年(2026年),市场份额有望从2024年的2.3%提升至2026年的3.5%,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注:[1]为网络搜索未找到2025年募资计划;[2][3]为公开资料。)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