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天合光能组件价格下跌影响分析:业绩、市场与应对策略

本报告分析天合光能组件价格下跌对公司业绩、市场份额及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探讨其垂直一体化布局、技术升级与多元化业务等应对措施,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天合光能组件价格下跌影响分析报告

一、引言

天合光能(688599.SH)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核心业务之一为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跌(据行业数据,2024年组件价格较2023年下跌约3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下跌约15%),对公司业绩、产能布局及行业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报告从公司业绩、产能与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格局、下游客户影响公司应对措施五大维度,系统分析组件价格下跌的影响。

二、组件价格下跌对天合光能的具体影响

(一)对公司业绩的直接冲击:营收增速放缓,利润大幅下滑

组件价格下跌是导致天合光能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的核心原因。

  • 营收端:2024年公司总营收为803.34亿元(同比增长约10%),但增速较2023年的25%明显放缓,主要因组件价格下跌抵消了出货量增长的贡献(2024年组件出货量约45GW,同比增长15%)。2025年上半年,营收进一步降至310.56亿元,同比下降20%,反映价格下跌的负面影响持续扩大。
  • 利润端: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34.55亿元(首亏),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进一步扩大至-28.45亿元。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① 组件价格下跌导致毛利率大幅收缩(2024年组件毛利率约-5%,较2023年的15%下降20个百分点);②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2025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达4.96亿元,主要为库存组件及固定资产减值);③ 研发投入与运营成本刚性(2024年研发投入约20亿元,同比增长12%)。

(二)对产能与市场份额的影响:产能优化与龙头集中

组件价格下跌推动天合光能调整产能结构,同时行业集中度提升。

  • 产能优化:公司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如低效晶硅组件产能),集中资源扩大高效组件产能(如TOPCon、HJT组件)。2025年上半年,高效组件产能占比从2023年的30%提升至50%,旨在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抵消价格下跌的影响。
  • 市场份额提升:组件价格下跌加剧行业竞争,中小企业因成本高、技术落后逐步退出市场。天合光能凭借垂直一体化布局(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全产业链覆盖)及规模效应,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巩固了龙头地位。

(三)对行业竞争格局的影响:加速行业出清与技术迭代

组件价格下跌推动光伏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转型。

  • 行业出清:2024年以来,国内光伏组件企业数量从200家减少至120家,中小企业因无法承受价格下跌与成本压力纷纷倒闭或被并购。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与技术创新,占据了约60%的市场份额。
  • 技术迭代:组件价格下跌迫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升级。天合光能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5%,较2023年提升0.5个百分点,重点开发高效PERC组件(转换效率达23%)、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4%)及HJT组件(转换效率达25%),旨在通过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单位 watt 成本,应对价格下跌。

(四)对下游客户的影响:刺激装机量增长与系统成本下降

组件价格下跌降低了下游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提升了光伏电站的收益率,从而刺激下游装机量增长。

  • 装机量增长: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250GW,同比增长30%,其中组件价格下跌贡献了约15%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装机量进一步增长至140GW,同比增长25%,天合光能的系统业务(电站、储能)出货量同比增长20%,受益于组件价格下跌带来的系统成本下降。
  • 客户结构优化:组件价格下跌吸引了更多分布式光伏客户(如户用、工商业),天合光能的分布式业务占比从2023年的20%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0%,客户结构更加多元化。

三、天合光能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垂直一体化布局,降低原材料成本

天合光能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实现了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全产业链覆盖,原材料自给率达80%(2025年上半年数据)。垂直一体化不仅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还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了单位成本(如硅料成本较市场价格低10%),有效抵消了组件价格下跌的影响。

(二)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升级

公司重点开发高效组件(如TOPCon、HJT),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单位 watt 成本。2024年,天合光能的TOPCon组件转换效率达24%,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单位成本较传统组件低5%。研发投入的增加,使公司在技术上保持了领先地位,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三)多元化业务布局,抵消组件业务下滑

天合光能逐步扩大储能业务智慧能源业务的占比,降低对组件业务的依赖。2024年,储能业务出货量约5GWh,同比增长50%,市场份额达10%;智慧能源业务(智能微网、多能系统)营收达30亿元,同比增长40%。多元化业务的增长,有效抵消了组件业务下滑的影响,提升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四、结论与展望

组件价格下跌对天合光能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导致公司业绩亏损、利润下滑;另一方面,推动公司优化产能结构、提升市场份额,并加速行业技术迭代。天合光能通过垂直一体化布局研发投入多元化业务,有效应对了组件价格下跌的挑战,巩固了龙头地位。

展望未来,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进步(如HJT组件的普及)与下游需求的持续增长(如分布式光伏、储能),天合光能有望实现业绩的复苏。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司净利润将逐步转正,2026年净利润将恢复至20亿元以上(基于组件价格企稳、高效组件占比提升及储能业务增长的假设)。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公司年报[0]、行业研究报告[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