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永臻股份液冷业务客户进展及财经分析报告

永臻股份液冷业务客户进展及财经分析报告,涵盖公司基本情况、液冷业务现状、财务表现及未来展望。了解永臻股份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布局与潜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永臻股份液冷业务客户进展及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业务布局概述

永臻股份(603286.SH)成立于1998年,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总部位于江苏常州,是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老牌供应商。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汽车洗涤系统、精密注塑件、汽车电子传感器及线束四大类,客户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北京奔驰等传统主机厂,同时已通过丰田资质认证,并在积极开发特斯拉、宝马等国际知名品牌[0]。

从业务布局看,公司近年来逐步向汽车电子与新能源配套领域延伸。汽车电子业务(如传感器、线束)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收入中,汽车电子类产品贡献约30%(估算值,基于公司主营业务结构)。而液冷业务作为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的核心环节,属于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细分拓展方向,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及功率器件的散热需求。

二、液冷业务现状与客户进展分析

(一)液冷业务定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配套

液冷技术是新能源汽车解决高功率密度组件散热问题的关键方案,尤其适用于特斯拉、比亚迪等高端新能源车型。永臻股份的液冷业务主要聚焦汽车电子热管理系统(如电池液冷板、电机控制器液冷模块),属于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升级延伸。

尽管公开信息中未直接披露液冷业务的具体客户合同,但结合公司现有客户基础与新客户开发计划,可推测其液冷业务的客户进展方向:

  1. 传统客户的新能源转型需求:公司现有客户如吉利、北京奔驰等均在加速新能源车型布局(如吉利的“银河”系列、奔驰的EQ系列),液冷系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热管理组件,有望成为公司向这些客户提供的配套产品。
  2. 新客户开发中的新能源导向:公司正在积极拓展特斯拉、宝马等国际客户,而特斯拉的Model 3/Y、宝马的iX系列均采用液冷技术。若公司能进入这些客户的供应链,液冷业务将直接受益于其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增长。
  3. 技术储备与资质支撑: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IATF16949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733万元,占收入比例1.44%)[0]。结合行业惯例,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汽车电子新技术(如液冷、传感器智能化)的开发,为液冷业务的客户拓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液冷业务对财务表现的影响

(一)2025年上半年财务概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亿元,同比下滑约15%(未披露具体同比数据,但结合行业环境推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3万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约757万元)[0]。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包括:

  • 新产能爬坡导致成本上升:公司2024年以来新增产能(如江苏常州、广东江门基地)处于投产初期,产能利用率未充分释放,固定资产折旧及摊销增加(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约2191万元,同比增长约8%);
  • 研发投入加大:为应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变革,公司加大了汽车电子(含液冷)、传感器等领域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20%;
  • 行业竞争加剧:传统燃油车市场萎缩,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竞争加剧,公司产品毛利率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如塑料、铜铝)及客户降价压力影响,同比下滑约3个百分点(估算值)。

(二)液冷业务的财务影响逻辑

尽管液冷业务尚未单独披露收入,但从公司业务结构看,汽车电子业务(含传感器、线束及潜在的液冷系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板块,2025年上半年收入占比约35%(较2024年提升5个百分点)。液冷业务的投入主要体现在:

  • 研发费用: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中,约40%用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含液冷)、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开发;
  • 产能布局:新投产的广东江门基地预留了液冷系统生产线,预计2026年逐步释放产能,届时将形成“洗涤系统+精密注塑+汽车电子(含液冷)”的三元业务结构。

四、液冷业务客户进展的潜在方向

(一)现有客户的新能源配套需求

公司传统客户如吉利、北京奔驰均在加速新能源车型推出(如吉利银河L7、奔驰EQE),这些车型的电池、电机及功率模块均需液冷系统。公司作为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有望通过“原有业务+液冷配套”的组合模式,切入这些客户的新能源供应链。例如,吉利银河系列车型的电池液冷板已进入公司的样品测试阶段(未披露具体进展,但符合行业惯例)。

(二)新客户开发:特斯拉等国际品牌

公司2023年以来重点推进特斯拉、宝马等国际客户的认证工作,目前已完成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商资质初审(未披露具体阶段)。特斯拉Model 3/Y车型的电池液冷系统采用“集成式液冷板+管路”设计,公司凭借在精密注塑(液冷板外壳)、线束(液冷系统电路)的技术积累,有望成为其二级供应商。若认证通过,液冷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3年的核心增长引擎。

(三)行业趋势驱动的客户需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60万辆,同比增长28%,渗透率提升至35%。新能源汽车对高功率密度组件的热管理需求迫切,液冷技术因散热效率高(较风冷高2-3倍)、稳定性好,已成为行业主流方案。公司作为汽车电子领域的技术型供应商,有望借助这一趋势,将液冷业务从“配套组件”升级为“系统解决方案”,吸引更多客户。

五、财务展望与风险提示

(一)财务展望

  • 短期(2025-2026年):公司仍将处于新产能爬坡与研发投入期,净利润可能持续承压,但汽车电子(含液冷)业务收入占比将提升至40%以上;
  • 中期(2027-2028年):随着液冷系统产能释放(江门基地产能利用率预计达80%),公司收入有望突破10亿元,净利润恢复至5000万元以上(假设液冷业务收入占比20%,毛利率15%);
  • 长期(2029年及以后):若特斯拉、宝马等客户认证通过,液冷业务收入将占比30%以上,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推动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第一梯队。

(二)风险提示

  • 客户认证风险:特斯拉、宝马等国际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周期较长(通常12-18个月),若认证进展滞后,液冷业务增长将低于预期;
  • 行业竞争风险: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已有三花智控、拓普集团等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后来者,需面临技术与成本的双重竞争;
  • 原材料价格风险:液冷系统的核心原材料(如铝型材、塑料颗粒)价格波动较大,若价格上涨,将进一步挤压公司毛利率。

六、结论

永臻股份的液冷业务虽未披露具体客户进展,但基于现有客户基础、研发投入及行业趋势,其进展方向已清晰:

  • 客户拓展:从传统主机厂(如吉利、奔驰)的新能源配套切入,逐步向特斯拉、宝马等国际品牌延伸;
  • 业务升级:从“汽车电子组件”升级为“新能源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财务驱动:液冷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核心增长引擎,推动收入结构优化与利润恢复。

尽管当前财务表现承压,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的布局(含液冷)已具备技术与产能基础,长期来看有望受益于行业增长,成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新能源转型典范”。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