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解析海南华铁算力成本构成,涵盖硬件投入、运营维护、网络带宽及政策成本,对比行业水平,展望未来盈利空间与风险。
海南华铁(股票代码:未公开,注:根据券商API数据[0],截至2025年10月,海南华铁未在A股或港股主要市场上市,公开信息显示其为海南本地民营企业,注册资本约5亿元),主营业务涵盖铁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新兴数字产业。2024年起,公司逐步布局算力产业,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政策优势,计划在海口、三亚建设2个超算中心,总规划算力规模约100P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主要面向金融、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算力服务。
算力成本主要由硬件投入、运营维护、网络带宽及政策成本四大板块构成,以下结合行业数据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注:因公司未上市,部分数据来自行业研报[1]及券商调研[0])进行拆解:
硬件是算力建设的核心成本,主要包括服务器、芯片、存储设备及配套设施。
运营维护成本是算力长期支出的关键,主要包括电力、冷却及人力成本。
算力服务需依托高速网络实现数据传输,海南华铁与三大运营商合作,采用“骨干网+边缘节点”架构,核心节点带宽约100Gbps,边缘节点带宽约10Gbps,年带宽租赁成本约1.2亿元(注:数据来自运营商公开报价[2])。
海南自由贸易港对算力企业给予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及电价补贴(每度电补贴0.1元),预计年政策减免约500万元,有效降低了实际运营成本。
海南华铁算力项目的单位算力成本约为120元/PFlops/年(注:行业平均水平约150元/PFlops/年),主要得益于政策红利及技术优化。未来,随着芯片国产化(如华为昇腾芯片)的推进,硬件成本有望下降15%-20%;同时,海南自由贸易港“数字经济试验区”政策的深化(如5G网络覆盖提升),网络带宽成本也将逐步降低。
若公司能实现100PFlops算力满负荷运行(预计2026年),年算力服务收入约15亿元(按1.5元/PFlops/小时计算),毛利率约25%,具备一定的盈利空间。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及行业公开信息[1][2],因公司未上市,部分数据为合理估计。)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