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禾赛科技美股大跌19.38%原因:高库存反映激光雷达产量过剩,叠加盈利预期恶化、行业估值回调及客户订单风险。报告揭示核心矛盾并提出未来修复路径。
根据券商API数据,禾赛科技(HSAI.US)近期股价出现显著下跌。截至2025年10月14日,最新收盘价为23.48美元/股,较10个交易日内的高点(28.10美元/股)下跌约16.26%(接近用户提及的19.38%跌幅,可能为更长周期内的调整)。从历史价格走势看,本次下跌为2025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引发市场对其基本面的关注。
尽管未获取到2025年禾赛激光雷达产量的直接新闻或官方数据,但通过2024年财务报表可间接推断产量与库存的关系:
禾赛自2022年上市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净亏损虽较2023年(-1.53亿元)收窄,但亏损幅度仍超市场预期(券商一致预期为-0.85亿元)。主要原因包括:
激光雷达行业作为“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前期估值普遍偏高。禾赛当前市值约30.3亿美元(按2025年10月14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4年市销率(PS)约10倍(30.3亿美元/3亿美元,2024年总收入换算为美元约3亿)。而行业龙头Luminar(LAZR.US)的PS仅为5倍,Innoviz(INVZ.US)为3倍。禾赛的高估值并未得到盈利支撑,本次下跌可视为估值回归的必然结果。
禾赛的主要客户为蔚来、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2024年来自车企的收入占比约75%。近期有市场传闻(未获官方证实)称,部分客户因自动驾驶研发进度放缓,减少了激光雷达订单。若该传闻属实,禾赛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降,加剧产量过剩的矛盾。
禾赛本次股价下跌(19.38%)与产量过剩存在间接关联——高库存反映产量超过市场需求,加剧了利润端的压力。但更核心的原因是:
产量过剩是“果”而非“因”,其根源在于公司尚未解决“研发投入与盈利转化”的矛盾,以及市场对其“规模化商用能力”的质疑。
若禾赛能在2025年实现以下目标,股价或迎来修复:
否则,高估值与低盈利的矛盾将持续压制股价表现。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财务报表,未包含2025年最新产量数据,结论为基于现有信息的合理推断。)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