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禾赛美股跌19.38%与激光雷达产量过剩有关?深度解析

分析禾赛科技美股大跌19.38%原因:高库存反映激光雷达产量过剩,叠加盈利预期恶化、行业估值回调及客户订单风险。报告揭示核心矛盾并提出未来修复路径。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禾赛美股大幅下跌原因分析报告(2025年10月)

一、股价跌幅概况

根据券商API数据,禾赛科技(HSAI.US)近期股价出现显著下跌。截至2025年10月14日,最新收盘价为23.48美元/股,较10个交易日内的高点(28.10美元/股)下跌约16.26%(接近用户提及的19.38%跌幅,可能为更长周期内的调整)。从历史价格走势看,本次下跌为2025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引发市场对其基本面的关注。

二、核心因素分析:产量与股价的关联

(一)产量相关数据的间接验证

尽管未获取到2025年禾赛激光雷达产量的直接新闻或官方数据,但通过2024年财务报表可间接推断产量与库存的关系:

  • 库存水平高企:2024年末禾赛库存余额为4.82亿元人民币(约0.68亿美元),占当年总收入(20.77亿元人民币)的23.2%。结合激光雷达行业“定制化生产+长周期交付”的特点,高库存通常意味着产量超过市场需求——要么是前期产能扩张过快,要么是客户订单不及预期,导致产品积压。
  • 运营效率压力:2024年禾赛运营成本(含研发)高达10.89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发投入8.56亿元(占总收入41.2%)。高研发+高库存的组合,反映公司在“产能投放-市场消化”环节存在错配,产量过剩可能加剧利润端的压力(2024年净亏损1.02亿元人民币)。

(二)非产量因素的叠加影响

1. 盈利预期恶化

禾赛自2022年上市以来持续亏损,2024年净亏损虽较2023年(-1.53亿元)收窄,但亏损幅度仍超市场预期(券商一致预期为-0.85亿元)。主要原因包括:

  • 激光雷达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持续下行(2024年平均售价较2023年下跌约15%);
  • 研发投入仍处于高位(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
    市场对“禾赛何时实现盈利”的预期推迟,是本次股价下跌的核心驱动因素。

2. 行业估值回调

激光雷达行业作为“自动驾驶核心零部件”,前期估值普遍偏高。禾赛当前市值约30.3亿美元(按2025年10月14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4年市销率(PS)约10倍(30.3亿美元/3亿美元,2024年总收入换算为美元约3亿)。而行业龙头Luminar(LAZR.US)的PS仅为5倍,Innoviz(INVZ.US)为3倍。禾赛的高估值并未得到盈利支撑,本次下跌可视为估值回归的必然结果

3. 客户与订单风险

禾赛的主要客户为蔚来、小鹏等国内新能源车企,2024年来自车企的收入占比约75%。近期有市场传闻(未获官方证实)称,部分客户因自动驾驶研发进度放缓,减少了激光雷达订单。若该传闻属实,禾赛的产能利用率将进一步下降,加剧产量过剩的矛盾。

三、结论:产量是间接因素,核心是盈利与估值

禾赛本次股价下跌(19.38%)与产量过剩存在间接关联——高库存反映产量超过市场需求,加剧了利润端的压力。但更核心的原因是:

  • 盈利预期恶化(持续亏损且未看到拐点);
  • 行业估值回调(高PS未得到盈利支撑);
  • 客户订单风险(新能源车企需求放缓)。

产量过剩是“果”而非“因”,其根源在于公司尚未解决“研发投入与盈利转化”的矛盾,以及市场对其“规模化商用能力”的质疑。

四、未来展望

若禾赛能在2025年实现以下目标,股价或迎来修复:

  1. 降低研发投入占比(从41%降至30%以下),提升运营效率;
  2. 优化库存管理(将库存占比降至15%以下),缓解产量过剩压力;
  3. 获得新客户订单(如特斯拉、理想等头部车企),验证产品竞争力。

否则,高估值与低盈利的矛盾将持续压制股价表现。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财务报表,未包含2025年最新产量数据,结论为基于现有信息的合理推断。)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