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远景动力钠电池的研发突破、量产计划及市场策略,涵盖技术路线、成本优势与未来展望,助您把握新能源投资机会。
钠电池作为锂电池的潜在替代技术,凭借其原料(钠)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约为锂电池的1/3-1/2)、低温性能优异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新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远景动力(Envision AESC)作为远景集团旗下核心储能与动力电池企业,自2023年起加速布局钠电池赛道,其进展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结合公开信息(注:因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实时数据,以下分析基于2024年及之前的官方披露与行业研报),从研发进展、量产计划、技术路线、市场布局四大维度,对远景动力钠电池业务进行深度分析。
远景动力对钠电池的研发始于2022年,初期聚焦于层状氧化物钠电池(当前钠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的核心材料(正极、电解液、集流体)优化。根据2024年远景集团财报[0],其钠电池研发取得两项关键突破:
此外,远景动力在钠电池PACK技术上也有进展,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了系统成本,预计PACK成本可控制在0.5元/Wh以下(锂电池PACK成本约0.8-1.0元/Wh)。
根据2024年10月远景动力官方公告[0],其钠电池量产计划分为两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远景动力的量产计划与行业整体进度基本一致(如宁德时代2025年钠电池量产、比亚迪2026年规模化应用),但在成本控制上更具优势——其试点生产线的单Wh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20%(主要得益于集团供应链整合,如正极材料自供)。
远景动力的钠电池技术路线以层状氧化物(Layered Oxide)为主,同时布局普鲁士蓝/白(Prussian Blue/White)体系,形成“双路线”策略:
双路线策略使远景动力能够覆盖不同应用场景,避免单一技术路线的风险,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如面对宁德时代的层状氧化物路线、比亚迪的磷酸铁钠路线,远景可通过普鲁士蓝体系抢占储能市场)。
远景动力的钠电池市场布局遵循“储能先行,电动车跟进”的逻辑:
此外,远景动力依托集团的“零碳生态”(如远景能源的风电、光伏),将钠电池与可再生能源结合,推出“风电+光伏+钠电池储能”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升产品附加值。
远景动力的钠电池进展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其优势在于:
但需注意,钠电池仍面临能量密度不足(低于锂电池)、供应链不成熟(如钠电池电解液、集流体的供应商较少)等挑战,远景动力需在后续研发中解决这些问题。
从财经角度看,钠电池业务将成为远景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假设2026年5GWh产能满负荷运行,钠电池收入将达到15-20亿元(按0.4元/Wh计算),占其2024年总收入(约120亿元)的12%-17%;若2030年钠电池产能达到50GWh(占远景总产能的30%),则收入贡献将超过100亿元,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注:本报告基于2024年及之前的公开信息,2025年远景动力钠电池的具体进展(如量产时间、技术突破)需以公司最新公告为准。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