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捷佳伟创HJT设备的技术优势、产能规划及市场竞争力,涵盖PECVD、PVD核心设备研发进展,2025年订单与财务表现,展望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趋势。
捷佳伟创(300724.SZ)成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深圳,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池整线交钥匙方案提供商,连续八年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聚焦光伏装备领域,业务覆盖湿法设备、管式设备、板式设备、激光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产品广泛应用于PERC、TOPCon、HJT、钙钛矿等多技术路线。
随着光伏行业从“规模扩张”向“效率提升”转型,HJT(异质结)作为下一代高效光伏技术,凭借**高转换效率(实验室效率超26%)、低衰减率(年衰减<0.3%)、双面发电(背面效率>85%)**等优势,成为行业未来主流方向。捷佳伟创早在2018年便启动HJT设备研发,2021年推出首套HJT整线设备,2023年实现HJT核心设备(如PECVD、PVD)的批量交付,目前已形成“核心设备自主化+整线解决方案”的布局,旨在抢占HJT技术迭代的市场先机。
HJT电池生产流程包括清洗制绒、非晶硅沉积(PECVD)、透明导电膜沉积(PVD)、激光掺杂/划片四大关键环节,其中PECVD是决定HJT效率的核心设备(占整线成本约40%)。捷佳伟创通过自主研发,已掌握HJT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
捷佳伟创的HJT设备已形成**“核心设备+辅助设备+智能制造系统”**的完整矩阵: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HJT设备已覆盖**10GW+**产能的客户订单,其中PECVD设备交付量占国内市场份额约30%(仅次于迈为股份的40%),成为HJT设备领域的第二大供应商。
为满足HJT设备的市场需求,捷佳伟创近年来加速产能布局:
公司HJT设备的客户主要为头部光伏企业,包括: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HJT设备在手订单金额约25亿元,占总订单的20%(2024年同期为12%),订单结构持续优化。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83.72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18.31亿元(同比增长52.6%),基本EPS5.26元(同比增长51.4%)。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
HJT电池的成本仍高于PERC(约高20%),若光伏企业因成本压力推迟HJT产能投资,将影响公司HJT设备的销量;
迈为股份(HJT设备市场份额40%)、金辰股份(20%)等竞争对手也在加速HJT设备的研发与推广,公司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风险;
国家对光伏行业的补贴退坡(如2025年起不再发放光伏电站补贴),可能影响光伏企业的投资意愿,进而影响设备需求;
PECVD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如石英管、靶材)依赖进口,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
捷佳伟创作为光伏设备龙头,布局HJT技术是顺应行业趋势的战略选择。公司通过核心设备自主化、产能扩张、客户拓展,已在HJT设备领域形成较强的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业绩显示,HJT设备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HJT技术的成本下降(预计2027年与PERC持平),以及头部光伏企业的HJT产能扩张(如隆基计划2026年HJT产能达到20GW),公司HJT设备的销量将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年HJT设备收入将突破25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提升至**25%**以上。
尽管面临竞争与市场风险,但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客户资源及整线解决方案能力,有望在HJT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成为光伏行业技术迭代的受益者。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资料、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表及行业研究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