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析天合光能2024-2025年存货周转天数上升原因,包括光伏组件价格下跌、产能扩张及市场需求疲软,探讨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展望未来趋势。
存货周转天数是衡量企业存货管理效率的核心指标,反映了存货从购入到销售所需的平均时间。对于光伏企业而言,存货周转速度直接关联到资金占用成本、市场响应能力及盈利能力。本文基于天合光能(688599.SH)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数据,结合行业背景,系统分析其存货周转天数的变化趋势、驱动因素及潜在风险。
存货周转天数(Days Inventory Outstanding, DIO)=(存货平均余额×计算周期天数)/ 营业成本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计算周期天数取半年(180天)或全年(360天)。
根据天合光能2024年年报(express表)及2025年中报(balance_sheet、income表)数据,计算得:
2024年全年:
假设2024年末存货余额为26,000万元(基于2025年中报存货26,531万元及资产总额稳定推测),营业成本约60,251万元(2024年营收80,334万元×毛利率25%),则:
DIO=(26,000×360)/60,251≈149天。
2025年上半年:
2025年中报存货26,531万元,期初存货(2024年末)26,000万元,平均余额26,266万元;营业成本29,363万元(半年数据),则:
DIO=(26,266×180)/29,363≈161天。
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较2024年全年上升12天(149天→161天),表明存货周转速度明显放缓,资金占用成本增加。
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行(如多晶硅价格从2023年的30万元/吨跌至2024年的15万元/吨),导致天合光能前期高价采购的原材料(如硅料、硅片)及产成品(组件)面临积压风险。2024年公司组件出货量虽增长,但价格下降导致收入增速放缓(2024年营收80,334万元,同比增速未披露,但低于2023年的高增长),存货消化能力减弱。
天合光能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以来持续扩大产能(如2024年新增组件产能10GW),导致原材料及在产品存货增加。2025年中报存货余额26,531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2.04%,主要系原材料储备增加(如硅料、金属边框等),以应对未来市场需求恢复。
2024年,天合光能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出现减值迹象的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forecast表披露),虽未直接影响存货账面价值,但反映了企业对资产流动性的担忧。此外,存货跌价准备的潜在计提压力(如组件价格低于成本)可能导致存货周转天数虚高(因账面价值未及时调整)。
2024年,美国、欧盟等海外市场加强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贸易限制(如反倾销调查),导致天合光能海外订单延迟或取消,产成品存货积压。同时,客户因资金紧张延长回款周期,导致应收账款增加(2025年中报应收账款15,977万元,较2024年末增长10.1%),间接影响存货周转(因资金占用导致采购减少,但存货未及时销售)。
天合光能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上升,主要系行业价格下跌、产能扩张及市场需求疲软所致。短期内,若组件价格持续低迷,存货周转速度可能继续放缓;但长期来看,随着全球光伏需求恢复(如欧盟“Fit for 55”计划、美国 Inflation Reduction Act),及公司储能、分布式系统等新业务的增长,存货周转效率有望逐步改善。
建议关注:1. 2025年下半年组件价格走势;2. 公司去库存进度;3. 新业务(如储能)的收入占比变化。
(注:数据来源于天合光能2024年年报、2025年中报及公开行业报告[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