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赛力斯2023-2025年研发投入规模、结构及成效,揭示其70.53亿研发费用如何驱动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与高端市场增长,对比行业展现差异化竞争策略。
赛力斯作为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近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夯实技术基础。根据券商API数据,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8.91%,创历史新高。结合增速计算,2023年研发投入约为44.38亿元(70.53亿元/(1+58.91%)),两年间研发投入实现翻倍增长,彰显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费用化部分)为4.05亿元(来自2025年半年报),若按此节奏推算,2025年全年研发费用约为8.1亿元。但需注意,研发投入通常包括费用化研发费用与资本化研发支出,而券商API数据中2024年研发投入为全口径(含资本化),因此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或高于费用化部分,预计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赛力斯的研发投入主要聚焦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核心零部件、软件定义汽车技术及高端智能车型三大方向,具体如下: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电机、电池、电控),这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研发投入向三电系统倾斜,旨在提升电池续航、电机效率及电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整车性能提供基础支撑。
公司坚持“软件定义汽车”的技术路线(来自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研发投入用于车机系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软件领域。例如,问界系列车型搭载的HarmonyOS智能座舱,就是软件研发的重要成果,提升了用户体验与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重点用于问界M9、M9大五座、新M7Ultra、新M7Pro、蓝电E5PLUS等车型的量产开发。这些车型覆盖高端智能电动市场,其中问界M9作为旗舰车型,集成了公司最新的技术成果,如高阶自动驾驶、超充技术等,旨在抢占高端市场份额。
赛力斯的研发投入效率较高,已转化为实际的产品竞争力与品牌价值,具体表现为:
2024年,公司完成问界新M5、问界新M7、问界M9等车型的“高质量开发与海量交付”(来自券商API),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26,885辆,同比大幅增长(未披露具体增速,但创历史新高)。其中,问界M9上市后月销量突破1万辆,成为高端智能电动市场的爆款车型,彰显研发投入对产品销量的拉动作用。
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力提升,推动品牌价值快速增长。2024年,AITO问界荣膺“新能源汽车品牌NPS(净推荐值)第一名”(来自券商API),说明用户对品牌的认可度与推荐意愿极高,品牌影响力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通过持续研发,公司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软件算法等领域形成了技术壁垒。例如,问界系列车型的“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融合了公司与华为的技术优势,成为产品差异化的核心卖点,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
研发投入对赛力斯的业绩增长起到了关键驱动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来自券商API),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研发投入带来的新产品上市(如问界M9、新M7),推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提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的85.9%),成为营业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
2025年半年报业绩预告显示,“随着二季度新产品上市,公司二季度销量较一季度有较大幅度增长,盈利能力增强”(来自券商API)。研发投入带来的产品结构升级(高端车型占比提升),提高了产品均价与毛利率,推动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进步,降低了整车生产成本(如电池成本下降、电机效率提升),同时提升了产品可靠性与用户满意度,减少了售后成本。例如,问界系列车型的高NPS值,说明产品质量与用户体验得到了市场认可,有助于降低客户流失率与营销成本。
与同行相比,赛力斯的研发投入具有高占比、强针对性的特点: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4.86%(70.53亿元/1,451.76亿元),高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水平(约3%-4%)。例如,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约3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左右,赛力斯的研发投入占比更高,说明公司更注重技术创新对业绩的驱动作用。
与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不同,赛力斯的研发投入更聚焦于高端智能电动市场,旨在通过差异化产品抢占高端份额。例如,问界M9的售价超过50万元,目标客户为高端消费者,这与比亚迪的大众化市场定位形成鲜明对比。
赛力斯的研发投入呈现规模增长快、结构聚焦、效率高的特点,已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与品牌提升的核心驱动力。未来,随着研发投入的持续加大,公司有望在核心零部件、软件技术及高端车型领域进一步巩固优势,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但需注意,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研发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公司需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确保研发投入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此外,高端市场的不确定性(如经济下行压力)也可能影响新产品的销量,需密切关注市场变化。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其中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费用化部分,研发投入全口径数据待年报披露后补充。)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