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度分析新时达(002527.SZ)自动化业务布局,涵盖电梯控制、机器人及控制驱动三大板块,解读其技术壁垒、财务表现及市场前景,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新时达成立于1995年,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527.SZ),总部位于上海,是一家以控制技术为核心的研发驱动型企业。公司业务聚焦三大板块:电梯控制产品及系统、机器人产品及系统、控制与驱动产品及系统,均围绕“自动化”核心展开,形成了从底层控制部件到终端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布局[0]。
电梯控制是公司的起家业务,也是自动化方案的重要载体。公司提供智能电梯控制成套系统(包括微机控制板、召唤箱、操纵箱等)、电梯变频器及物联网监控解决方案,通过算法优化实现电梯的精准调度、节能运行及远程维护。例如,其研发的“电梯群控系统”可根据客流密度动态分配电梯资源,降低能耗约15%-20%,同时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与故障预警,提升运维效率[0]。
机器人业务是公司近年来重点拓展的自动化领域,涵盖工业机器人(6轴、SCARA)、协作机器人及AGV(自动导引车)。这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物流仓储等行业,提供焊接、装配、搬运等自动化解决方案。例如,公司的“协作机器人+AGV”系统可实现车间物料的自动搬运与产线装配的无缝衔接,降低人工依赖约30%-50%,提升生产效率约20%-30%[0]。
控制与驱动产品是自动化系统的“神经中枢”,公司提供高精度伺服系统、通用变频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机床、纺织机械等领域。其中,伺服系统的位置精度可达±0.01mm,响应速度小于0.1ms,满足高端制造的自动化需求;变频器的能效等级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可实现电机的精准调速与节能控制[0]。
公司的自动化方案之所以能覆盖多领域,核心竞争力在于控制技术的积累与创新。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400多项)、软件著作权200多项,主持/参与编制国家技术标准50项、行业技术标准8项,体现了其在控制算法、运动控制、伺服驱动等核心技术上的领先地位[0]。
发明专利占比高达50%(400多项),说明公司的技术创新聚焦于核心算法与底层技术(如电梯群控算法、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而非简单的产品迭代。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如《电梯控制系统技术要求》),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自动化领域的行业话语权[0]。
公司坚持“研发驱动增长”,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达9826.88万元,占总收入的5.98%(总收入16.44亿元)。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机器人运动控制技术(如协作机器人的力觉感知)、电梯物联网技术(如5G+边缘计算)及伺服系统的高精度优化(如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算法),为自动化方案的升级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撑[0]。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6.44亿元,净利润194.2万元,成功扭亏(2024年同期为亏损)。扭亏的主要原因包括:
公司在电梯控制领域的市场份额约15%(仅次于日立、三菱),凭借“技术+成本”优势,占据国内中高端电梯市场的重要份额。随着电梯存量市场的增长(国内电梯保有量超800万台),电梯智能化改造需求持续提升,公司的“物联网电梯控制方案”有望受益于这一趋势[0]。
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国内市场因制造业升级需求,增速高于全球(约15%)。公司的机器人产品(尤其是协作机器人与AGV)已进入汽车(如特斯拉、比亚迪)、3C(如华为、小米)等头部客户供应链,市场份额约3%(国内排名第5),未来有望通过国产化替代(目前国内机器人市场外资占比约60%)提升份额[0]。
国内伺服系统、变频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50亿元(同比增长10%),但外资品牌(如松下、西门子)占比约70%。公司的“高精度伺服系统”“通用变频器”已通过ISO 9001、CE等认证,产品性能接近外资品牌,但价格低20%-30%,有望在国产化替代趋势中获得更多市场份额[0]。
电梯控制领域面临日立、三菱等外资品牌的竞争;机器人领域面临发那科、ABB等“四大家族”及埃夫特、汇川技术等国内厂商的竞争;控制与驱动领域面临松下、西门子等外资品牌的挤压,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0]。
公司产品的核心原材料(如芯片、金属)价格波动较大(如2025年芯片价格同比上涨10%),可能导致生产成本上升,挤压毛利率[0]。
自动化技术(如机器人的力觉感知、电梯的物联网技术)更新速度快,若公司研发投入不足或新产品开发失败,可能导致技术壁垒下降,影响市场份额[0]。
电梯业务受房地产市场影响较大(房地产投资占电梯需求的60%),若房地产市场下行,可能导致电梯控制业务收入下降;机器人业务受制造业投资影响(制造业投资占机器人需求的70%),若制造业投资增速放缓,可能影响机器人业务增长[0]。
新时达的自动化方案以“控制技术”为核心,覆盖电梯、机器人、工控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部件-系统-解决方案”的全链条布局,具备技术壁垒高、业务协同性强的优势。2025年上半年的扭亏为公司发展奠定了基础,自动化业务(机器人、控制与驱动)已成为盈利的核心来源。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公司基本信息、财务数据、行业地位)。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