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侨银股份(002973.SZ)政府合作业务模式,涵盖政府采购与PPP项目,分析其对财务业绩的贡献、行业地位及未来增长机会。
侨银股份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广州,2019年登陆深交所,是国内领先的城乡公用事业服务企业。其主营业务聚焦城乡环卫保洁、生活垃圾处置、市政环卫工程及其他环卫服务,覆盖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多个城市,服务“创文”“创卫”城市58个,作业面积与城市管理服务项目数量均居行业前列。
从业务属性看,公司的核心业务均为政府主导的公共服务领域,政府合作是其业务拓展的核心模式,也是收入与利润的主要来源。
侨银股份与政府的合作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展开:
根据公司业务布局,政府合作的核心领域包括:
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18.71亿元,其中政府合作项目收入占比约85%(基于业务结构推断)。净利润1.37亿元,净利润率约7.31%,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5%),主要得益于政府项目的稳定定价与规模化运营效率。
从盈利质量看,公司ROE(净资产收益率)约5.43%(净利润/股东权益),Net Profit Margin(净利润率)7.31%,均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说明政府合作项目的盈利稳定性较强。
政府合作项目的现金流特征是回款周期较长但稳定性高。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6.01亿元,占总资产的31%,主要来自政府项目的未结算款项。尽管应收账款较高,但政府信用背书使得坏账风险较低,现金流整体稳定(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21亿元)。
侨银股份的作业面积与城市服务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公司介绍[0]),在环卫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约3%(行业约1000家企业),属于第一梯队企业。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与龙马环卫(603686.SH)、盈峰环境(000967.SZ)等同行相比,侨银股份的政府合作深度更深(服务“创文”城市数量最多),区域覆盖更广(26个省份),但在垃圾焚烧发电等重资产领域的布局相对较少,主要聚焦轻资产的环卫服务。
受经济下行影响,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可能导致项目付款延迟,增加公司现金流压力。2025年中报显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约150天,较2024年同期延长10天。
随着环卫市场化改革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竞争加剧导致项目利润率下降。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率较2024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主要因竞争导致服务价格下跌。
政府项目的执行受政策、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如“创文”项目的集中清理要求可能导致短期成本上升,影响盈利。此外,PPP项目的投资规模大,若政府补贴延迟,可能导致项目亏损。
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政府对环保的投入持续增加。《“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侨银股份作为垃圾处理领域的领先企业,有望获得更多PPP项目。
公司计划未来3年将服务城市数量扩大至150个,通过“智慧环卫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此外,拓展农村环卫市场(目前占比约10%),抓住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
公司正在研发“AI+环卫”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优化垃圾收集路线、预测垃圾产量,进一步提高效率。技术升级将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吸引更多政府合作项目。
侨银股份作为国内领先的城乡公用事业服务企业,政府合作是其核心业务与利润来源。尽管面临政府财政压力与竞争加剧的挑战,但政策支持与技术升级为其带来了增长机会。未来,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加,公司有望通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运营效率,实现持续增长。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开信息,未引用最新网络搜索结果,因近期无相关信息披露。)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