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盐湖股份(000792.SZ)盐湖提锂技术,涵盖资源垄断性、吸附法工艺优势及财务表现。报告解读其循环经济模式如何降低锂提取成本,并展望新能源需求下的增长潜力。
盐湖股份是青海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属的大型上市企业,总部位于格尔木市,依托察尔汗盐湖资源,形成了“以钾为主、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氯化钾(农业基础肥料)与碳酸锂(新能源关键材料),其中碳酸锂作为锂产业链的核心原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
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盐湖,锂资源储量丰富(据公开资料,锂资源储量约占全国的1/3),为公司盐湖提锂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公司通过循环经济模式,将氯化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锂卤水进行综合利用,实现了资源的梯级开发,降低了锂提取的边际成本。
盐湖股份的盐湖提锂技术以吸附法为核心,这是国内盐湖提锂的主流工艺(占国内盐湖提锂产能的60%以上)。其基本流程为:
该工艺的优势在于成本低、环保性好(避免了传统矿石提锂的高能耗与高污染),且适合察尔汗盐湖低锂浓度(约0.02%)、高镁锂比(约100:1)的卤水特性。
公司通过“钾锂协同”的循环经济模式,将氯化钾生产中的副产物(含锂卤水)直接用于锂提取,减少了卤水运输与存储成本。此外,公司在吸附材料研发(如高选择性锂吸附树脂)、工艺自动化(如卤水浓度实时监测系统)等方面持续投入,提升了锂提取效率(目前锂回收率约为7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67.81亿元,同比增长15.2%;净利润27.10亿元,同比增长22.6%;基本每股收益0.4753元。其中,碳酸锂业务贡献了主要的增长动力(据行业测算,碳酸锂收入占比约为30%,且毛利率高于氯化钾业务)。
公司拥有察尔汗盐湖的独家开采权,锂资源储量的垄断性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相比之下,国内其他盐湖提锂企业(如藏格矿业、蓝科锂业)的资源储量均低于公司。
公司通过20余年的盐湖提锂技术积累,在吸附材料、工艺优化等方面形成了技术壁垒。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高选择性锂吸附树脂,吸附容量比行业平均水平高20%,解析率提升至95%以上,显著提高了锂提取效率。
青海省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台了《青海省“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支持盐湖提锂技术研发与产能扩张。公司作为青海省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如企业所得税减免10%)、财政补贴(如研发投入补贴)等政策支持。
公司计划通过膜分离技术(如纳滤膜、反渗透膜)提升锂溶液的纯度,制备高纯度碳酸锂(纯度≥99.5%),满足高端动力电池的需求。此外,公司正在研发直接提取电池级锂的工艺,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降低成本。
公司2025年下半年将启动察尔汗盐湖锂资源综合利用二期项目,新增碳酸锂产能1万吨/年,总产能将达到3万吨/年(占国内盐湖提锂产能的15%)。随着产能释放,公司锂业务收入有望保持25%以上的年增长率。
盐湖股份依托察尔汗盐湖的资源优势与循环经济模式,在盐湖提锂技术上形成了显著的成本与环保优势。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增长,公司锂业务的收入占比与盈利性将逐步提升,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动力。尽管面临锂价格波动与技术竞争的风险,但公司的资源垄断性与技术积累使其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注:报告中部分技术与市场数据来自行业公开资料及券商研报,财务数据来自券商API[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