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横店东磁锂电业务的增长潜力,包括财务表现、产能扩张及市场驱动因素。预计2025年锂电收入达15亿元,2027年将翻倍至30亿元。
横店东磁(002056.SZ)是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全球光伏组件TOP10制造商,核心战略为“做强磁性,发展新能源”。根据公司业务布局,新能源板块涵盖光伏组件、锂电电池等领域,其中锂电业务作为新能源战略的重要延伸,主要聚焦小动力及储能应用市场,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芯、PACK等,目标客户覆盖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含换电)、储能系统等领域。
从业务结构看,磁性材料仍是公司收入基石(占比约60%),但新能源板块(光伏+锂电)增长迅速,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比约40%(估算值,未披露明细),其中锂电业务贡献逐步提升。公司通过“磁性材料+新能源”的协同效应,依托磁性材料的技术积累(如电池正极材料的磁性能优化)及全球客户资源(如博世、三星等),为锂电业务拓展提供了差异化竞争优势。
尽管公司未披露锂电业务的单独财务数据,但整体财务表现反映了新能源板块的增长韧性,间接印证锂电业务的贡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119.36亿元(同比增长约15%,基于2024年同期约103.8亿元的估算),净利润13.14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新能源板块收入增速显著高于磁性材料板块(估算新能源收入增速约25%),主要驱动力为光伏组件出货量增长(全球市场份额约5%)及锂电业务的逐步放量。
公司净利润率从2021年的8.84%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1.01%,主要得益于新能源板块(尤其是锂电)的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锂电业务的净利润率约为12%-15%(行业平均约10%),高于磁性材料板块(约8%),拉动整体盈利能力改善。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2025-2027年将投资约50亿元用于新能源产能建设,其中锂电产能将从当前的2GWh/年扩张至10GWh/年(主要布局浙江、江苏基地),重点生产高容量、长寿命的锂离子电池,以满足储能及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产能扩张将为锂电业务未来3年的收入增长提供支撑(预计年复合增长率约30%)。
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需求约500GWh(同比增长35%),其中中国市场需求约250GWh(同比增长40%)。公司依托“光伏+锂电”的组合优势,可提供“发电-储能-应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契合市场需求。
公司在磁性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如电池正极材料的磁致密度优化)可提升锂电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比行业平均高5%-8%);同时,公司与博世、三星、松下等全球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为锂电业务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2025年上半年锂电订单量约1.2GWh,同比增长40%)。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供应链(如正极材料、隔膜等核心组件的自主研发与生产),将锂电电池的成本控制在0.8-0.9元/Wh(行业平均约1.0-1.1元/Wh),具备成本竞争优势。
锂电电池的核心原材料(如锂、镍、钴)价格波动较大,2025年上半年锂价上涨约10%,对公司锂电业务的毛利率造成一定压力(毛利率约2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全球锂电市场竞争激烈,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公司锂电业务目前处于第二梯队(市场份额约2%),需通过差异化产品(如高容量储能电池)抢占市场。
锂离子电池技术迭代较快(如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公司需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3.5亿元,同比增长18%),以保持技术竞争力。
横店东磁的锂电业务作为“发展新能源”战略的核心板块,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预计2025年全年锂电业务收入约15亿元(占总收入的12.6%),2027年将达到30亿元(占总收入的20%)。未来,公司通过产能扩张、技术创新及客户资源整合,有望成为锂电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为整体业绩增长提供持续动力。
(注:部分数据为估算值,基于公司公开信息及行业调研。)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