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横店东磁行业周期分析:磁性材料与新能源双轮驱动

横店东磁(002056.SZ)作为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及光伏组件TOP10制造商,业务覆盖磁性材料与新能源两大板块。本报告分析其行业周期阶段、驱动因素及公司应对策略,揭示其成长逻辑与投资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横店东磁(002056.SZ)行业周期分析报告

一、引言

横店东磁作为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龙头(市场份额约15%)及全球光伏组件TOP10制造商(2024年组件出货量约18GW),其业务布局横跨磁性材料新能源(光伏、锂电)两大板块。行业周期的判断需结合各板块的产业链位置、驱动因素及阶段性特征,本文将从业务拆分行业周期阶段驱动因素公司应对策略四方面展开分析。

二、业务布局与产业链位置

横店东磁的核心业务可分为两大板块:

  1. 磁性材料:以铁氧体磁芯、钕铁硼磁钢为主,下游覆盖**家电(电机、变压器)、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机、OBC)、5G(基站滤波器)、光伏(逆变器电感)**等领域,是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的“隐形冠军”(2024年铁氧体产能约25万吨/年)。
  2. 新能源:包括光伏组件(产能约30GW/年,2024年出货量排名全球第8)、锂电电芯(产能约5GWh/年,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下游对接全球光伏电站、新能源汽车厂商(如特斯拉、宁德时代)。

三、各板块行业周期分析

(一)磁性材料:成长后期的“需求驱动型”周期

磁性材料属于传统制造行业,但受益于新兴需求的拉动,其周期阶段已从“成熟前期”向“成长后期”延伸,核心逻辑如下:

  1. 需求驱动因素
    • 传统需求稳定:家电(如空调、冰箱)是磁性材料的基础需求,全球家电市场规模约2万亿美元(2024年),年增长率约3%,支撑磁性材料的稳定需求。
    • 新兴需求爆发:新能源汽车(电机用磁性材料占比约20%)、5G基站(滤波器用磁性组件需求增长约50%/年)、光伏逆变器(电感用磁性材料需求随装机量增长而提升)等新兴领域,成为磁性材料增长的核心引擎。例如,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400万辆,带动电机用铁氧体磁芯需求增长约25%。
  2. 周期阶段判断
    磁性材料行业已度过“萌芽期”(技术不成熟、需求小),进入“成长后期”:
    • 市场集中度提升:全球铁氧体磁性材料CR5约40%,横店东磁凭借规模优势(产能、成本)及技术优势(高性能磁芯),市场份额持续提升(2020-2024年从12%升至15%)。
    • 产品结构升级:从传统家电用磁芯向新能源汽车高功率磁芯、5G高频磁芯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高功率磁芯价格较传统产品高30%-50%),延长了成长期。
  3. 周期波动特征
    磁性材料的周期波动主要受下游行业周期影响:
    • 家电行业的“库存周期”(如2022年家电需求疲软,磁性材料销量同比下降8%);
    • 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周期”(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磁性材料销量同比增长32%)。
      但由于新兴需求的“对冲效应”(如5G、光伏需求抵消家电下滑),磁性材料的周期波动幅度较传统制造行业更小。

(二)新能源板块:成长阶段的“政策与技术双驱动”周期

新能源(光伏、锂电)是横店东磁的“第二增长曲线”,均处于成长阶段,但阶段性特征有所差异:

1. 光伏组件:成长中期的“技术迭代型”周期

  • 驱动因素
    • 政策支持:全球“双碳目标”(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中国“十四五”光伏规划)推动光伏装机量增长(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350GW,同比增长28%);
    • 技术进步:PERC电池效率提升(从2020年的22.5%升至2024年的24.5%)、TOPCon电池规模化应用(2024年占比约30%),降低了组件成本(从2020年的0.35美元/W降至2024年的0.2美元/W);
    • 需求增长:分布式光伏(欧洲、日本)及大型电站(中国、中东)需求爆发,横店东磁的“黑组件、高透亮组件”等差异化产品在欧洲市场占比约15%(2024年)。
  • 周期阶段
    光伏行业处于成长中期,但存在阶段性波动
    • 2022年补贴退坡后,中国光伏装机量增速从35%降至20%(2023年),但海外市场(欧洲、东南亚)填补了需求缺口;
    • 2024年产能过剩压力凸显(全球组件产能约500GW,需求约350GW),组件价格同比下降18%,但头部企业(如横店东磁)凭借技术优势(差异化产品)及成本控制(一体化产能)保持了较高的毛利率(2024年光伏业务毛利率约12%)。

2. 锂电电芯:成长前期的“需求爆发型”周期

  • 驱动因素
    • 下游需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400万辆,同比增长35%)带动锂电电芯需求增长(2024年全球锂电出货量约1200GWh,同比增长30%);
    • 技术进步: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从2020年的280Wh/kg升至2024年的320Wh/kg)、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下降(从2020年的0.8元/Wh降至2024年的0.5元/Wh);
    • 公司布局:横店东磁的锂电业务聚焦“小动力+储能”(如电动工具、家用储能),2024年出货量约3GWh,同比增长45%。
  • 周期阶段
    锂电行业处于成长前期,但竞争加剧
    • 全球锂电产能过剩(2024年产能约1800GWh,需求约1200GWh),价格战加剧(2024年锂电电芯价格同比下降25%);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横店东磁通过“差异化定位”(小动力领域)规避了正面竞争,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23-2024年锂电业务营收复合增长率约50%)。

四、公司在周期中的应对策略

横店东磁的核心策略是**“做强磁性,发展新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全球化布局**应对行业周期波动:

  1. 磁性材料:强化技术壁垒
    • 开发“高饱和磁通密度铁氧体”(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高频低损耗磁芯”(用于5G基站)等新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新品毛利率约20%,高于传统产品的15%);
    • 推进“数智化转型”(如磁芯生产车间的工业4.0改造),降低生产成本(2024年生产效率提升约12%)。
  2. 新能源:差异化竞争
    • 光伏板块:推出“黑组件”(适用于欧洲分布式市场)、“高透亮组件”(适用于日本屋顶光伏),差异化产品占比约30%(2024年),避免与头部企业(如隆基绿能、晶科能源)的价格战;
    • 锂电板块:聚焦“小动力+储能”领域(如电动工具电池、家用储能电池),避开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激烈竞争,2024年小动力电池出货量占比约80%。
  3. 全球化布局
    • 磁性材料:在越南、印度建立生产基地(2024年海外产能约5万吨/年),覆盖东南亚、南亚市场;
    • 光伏组件:在欧洲(德国)、北美(美国)建立销售中心(2024年海外出货量占比约60%),应对贸易壁垒(如美国光伏关税)。

五、结论

横店东磁的两大核心业务处于不同的行业周期阶段

  • 磁性材料:成长后期,受益于新兴需求(新能源、5G)的拉动,周期波动幅度较小,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保持了龙头地位;
  • 新能源:成长阶段,光伏处于中期(技术迭代驱动),锂电处于前期(需求爆发驱动),公司通过差异化竞争规避了产能过剩压力,实现了高速增长。

整体来看,横店东磁的业务布局形成了“传统业务稳增长、新兴业务提估值”的格局,行业周期的波动通过业务多元化(磁性+新能源)及技术壁垒(新品开发)得到了有效对冲。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5G等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有望延续“稳健增长”的态势。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