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通过收购3Q盐湖、拉果错盐湖及藏格矿业资产,锂资源量达1788万吨LCE,2025年碳酸锂产量预计1.4万吨,2028年产能超25万吨,成为全球锂行业领军企业。
紫金矿业(601899.SH)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国矿业集团,近年来加速布局新能源金属领域,通过收购阿根廷3Q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及藏格矿业锂资产,形成了1788万吨LCE(碳酸锂当量)的锂资源储备,成为全球锂资源储量排名前列的企业。2025年,公司碳酸锂产量达7315吨(同比增长2961%),并规划2028年产能超25万吨。本文从资源储备、产能规划、财务影响、行业竞争力及风险等维度,对紫金矿业锂业务的价值与潜力进行深度分析。
紫金矿业的锂资源主要通过海外盐湖收购+国内盐湖整合+上市公司资产并购三种方式获得:
紫金矿业的锂资源以盐湖锂为主(占比超80%),相比硬岩锂(如锂辉石),盐湖提锂的成本优势显著: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碳酸锂产量达7315吨,同比增长2961%(2024年同期仅约239吨),主要来自阿根廷3Q盐湖一期项目(产能1万吨/年)的逐步投产。2025年全年产量预计将突破1.4万吨,占全球锂产量的1.7%(2025年全球锂产量约80万吨LCE)。
公司规划2028年锂产能超25万吨/年,其中:
产能释放节奏:2025年1.4万吨→2026年6.4万吨→2027年16.4万吨→2028年25万吨,复合增长率达12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30%)。
2025年上半年,紫金矿业总收入1677亿元,其中锂业务收入约14.6-22亿元(按碳酸锂均价20-30万元/吨计算),占比仅0.87-1.31%。但随着产能释放,2028年25万吨产能对应的收入将达500-750亿元(按20-30万元/吨计算),占2024年总收入(约3000亿元)的16.7-25%,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铜业务)。
盐湖提锂的毛利率显著高于紫金矿业的传统业务(铜、金):
2025年上半年,锂业务利润约10-16亿元,占公司净利润(286亿元)的3.5-5.6%;2028年,锂业务利润将达380-570亿元(按25万吨产能、80%毛利率计算),占比提升至50-60%,成为公司利润增长的核心引擎。
紫金矿业的现金流状况稳健,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288亿元,足以覆盖锂产能扩张的资本支出(约150亿元/年)。此外,公司多元化的矿业布局(铜、金等)带来的稳定现金流,为锂业务的高速扩张提供了“安全垫”。
锂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占比40%)和储能(电池占比30%)的核心原料,需求增长强劲:
紫金矿业2028年25万吨产能占全球需求的16.7%,将成为全球前三大锂供应商(仅次于赣锋锂业、天齐锂业)。
相比纯锂企业(如赣锋、天齐),紫金矿业的竞争优势在于:
碳酸锂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较大,若未来产能释放过快(如全球锂产能2028年超200万吨),价格可能回落至15-20万元/吨,影响公司锂业务的利润(毛利率降至70%以下)。
锂产能扩张需面临环保审批、技术问题、地缘政治等风险:
其他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也在扩大锂产能(宁德时代2028年产能计划超30万吨),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紫金矿业的锂业务是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其全球领先的资源储备、低成本的盐湖提锂、高速扩张的产能,有望使其成为全球锂行业的“领军企业”。随着锂业务的利润贡献逐步提升(2028年占比超50%),公司的估值将从“传统矿业企业”向“新能源金属龙头”转型,长期投资价值显著。
投资建议:关注公司锂产能释放进度(尤其是阿根廷3Q盐湖二期项目)和锂价格走势,逢低布局。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半年报及公开信息,价格假设基于2025年市场均价。)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