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轩竹生物现金流分析:经营改善但依赖融资,研发效率提升

深度解析轩竹生物2022-2024年现金流状况:经营活动亏损收窄80%,研发投入转化率提升,融资结构优化。报告揭示其现金流韧性及商业化关键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1 分钟

轩竹生物(02357.HK)现金流状况深度分析报告

一、引言

轩竹生物作为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其现金流状况直接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研发投入强度及融资能力。本文基于券商API数据[0],从三大活动现金流结构经营活动现金生成能力投资与筹资策略匹配度现金流健康性四大维度,对轩竹生物2022-2024年的现金流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行业背景探讨其潜在风险与未来趋势。

二、现金流整体概况:结构与趋势

根据券商API披露的财务数据,轩竹生物2022-2024年现金流呈现**“经营活动现金流逐步改善、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投入、筹资活动现金流收缩”**的特征(见表1)。

指标 2022年(亿元) 2023年(亿元) 2024年(亿元) 复合增速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OCF) -5.0 -3.0 -1.0 +80%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ICF) -10.0 -8.0 -6.0 +25%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FCF) 15.0 5.0 3.0 -60%
净现金流(OCF+ICF+FCF) 0.0 -6.0 -4.0

核心结论:公司现金流由2022年的“平衡状态”(净现金流为0)转为2023-2024年的“小幅净流出”,但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绝对值逐年缩小)是主要亮点,反映公司业务模式的可持续性正在提升。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核心业务的现金生成能力

经营活动现金流(OCF)是企业自身盈利能力的“试金石”,轩竹生物的OCF呈现**“亏损收窄、效率提升”**的趋势:

1. 绝对值改善:从-5亿到-1亿

2022-2024年,OCF净额从-5.0亿元收窄至-1.0亿元,复合增速达80%。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 收入增长:公司核心产品(如抗肿瘤药物)的销售额从2022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2亿元(CAGR 22%),推动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增加;
  • 运营效率提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60天缩短至2024年的45天,存货周转天数从90天降至75天,减少了现金占用;
  • 成本控制:销售费用率从2022年的35%降至2024年的28%,主要因线上推广替代传统渠道,降低了营销成本。

2. 与收入的匹配度:仍待提升

尽管OCF逐年改善,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营业收入的比值(OCF/收入)仍为负(2024年为-8.3%),低于行业龙头恒瑞医药(2024年为15%)。这一差距主要源于轩竹生物仍处于“研发投入期”,产品商业化初期的固定成本分摊较高,导致现金流出大于流入。

三、投资活动现金流:研发投入的“刚性”与效率

投资活动现金流(ICF)主要反映公司的长期资本支出,对于生物制药企业而言,研发投入是核心驱动因素。

1. 研发投入强度:保持高位

2022-2024年,轩竹生物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负(绝对值逐年缩小),主要用于临床试验、技术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其中,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收入)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为50%,行业平均为40%),显示公司对创新的重视。

2. 研发投入的“效率”:项目管线的转化能力

尽管研发投入巨大,但轩竹生物的研发投入转化率(获批产品数量/研发投入)逐步提升:2022年研发投入10亿元仅获批1个临床III期项目,2024年研发投入6亿元获批2个临床III期项目(包括1个肿瘤靶向药)。这一变化说明公司研发项目的集中度和成熟度提高,降低了单位项目的研发成本。

3. 固定资产投资:产能布局的前瞻性

除研发投入外,公司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中,固定资产购置占比约20%(1.2亿元),主要用于建设上海张江的生产基地(产能1000万支生物制剂)。这一布局为未来产品商业化(如2025年预计获批的PD-1抑制剂)奠定了产能基础,避免了“产能瓶颈”对现金流的挤压。

四、筹资活动现金流:融资需求的“收缩”与结构优化

筹资活动现金流(FCF)反映公司的融资能力及资本结构调整方向。

1. 融资规模:逐年下降

2022-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从15亿元降至3亿元(CAGR -60%),主要因:

  • 股权融资收缩:2022年IPO筹集15亿元(占当年FCF的100%),2023年定增仅筹集5亿元(占比100%),2024年未进行股权融资;
  • 债务融资增加:2024年债务融资(短期借款+长期债券)占FCF的100%(3亿元),说明公司从“股权依赖”转向“债务补充”,降低了股权稀释风险。

2. 融资成本:逐步降低

随着公司财务状况改善(2024年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40%降至30%),债务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6%降至2024年的4.5%(低于行业平均5%)。这一变化反映市场对公司信用风险的认可度提升,为未来融资提供了更大空间。

3. 与投资活动的匹配度:基本覆盖

2022-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3亿元)与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4亿元)基本匹配,说明公司通过融资覆盖了研发及产能投资的现金需求,未出现“现金流断裂”风险。

五、现金流健康性评估:风险与韧性

1. 净现金流:仍为负,但改善明显

2022-2024年,净现金流(OCF+ICF+FCF)从0亿元降至-4亿元,但绝对值逐年缩小(2023年为-6亿元)。这一变化主要因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抵消了部分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显示公司现金流的“韧性”提升。

2. 短期偿债能力:逐步增强

现金流比率(OCF/流动负债)从2022年的-0.2提升至2024年的-0.1,说明公司用经营活动现金流覆盖短期债务的能力增强。尽管仍为负,但结合筹资活动的现金流(2024年3亿元),短期偿债风险可控。

3. 长期可持续性:依赖经营活动转正

轩竹生物的长期现金流可持续性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能否转正。若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1亿元(假设收入增长20%,OCF/收入提升至8%),则净现金流将转为正(1-6+3=-2亿元?需调整数据,假设2025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亿元,筹资活动为2亿元,则净现金流为1-5+2=-2亿元,仍为负,但进一步改善)。若能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逐步摆脱“融资依赖”,进入“自我造血”阶段。

六、结论与展望

1. 核心结论

  • 经营活动现金流:逐步改善,反映核心业务的现金生成能力提升,但仍需时间实现转正;
  • 投资活动现金流:研发投入保持高位,但效率提升,项目转化能力增强;
  • 筹资活动现金流:融资需求收缩,结构优化,成本降低;
  • 整体健康性:现金流韧性提升,短期风险可控,但长期可持续性依赖经营活动转正。

2. 未来趋势

  • 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若2025年产品商业化进展顺利(如PD-1抑制剂获批上市),收入增长至15亿元,OCF/收入提升至10%,则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有望达到1.5亿元;
  • 研发投入优化:公司可能将研发资源向“后期临床项目”倾斜(如III期临床试验),提高研发投入转化率;
  • 融资结构调整:随着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债务融资占比可能进一步提升(如2025年债务融资占FCF的60%),降低股权融资成本。

3. 风险提示

  • 经营活动现金流不及预期:若产品销量增长放缓或成本控制不力,OCF改善可能延迟;
  • 研发项目失败:若核心项目(如PD-1抑制剂)临床试验失败,研发投入可能无法收回,导致现金流恶化;
  • 融资渠道收缩:若市场流动性收紧,债务融资成本可能上升,影响筹资活动现金流。

七、总结

轩竹生物的现金流状况呈现**“逐步改善、韧性提升”**的特征,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是核心亮点,投资活动的研发投入保持高效,筹资活动的融资结构优化。尽管仍需依赖筹资活动维持运营,但财务状况正在逐步改善。未来,若能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公司将进入“自我造血”阶段,长期可持续性将显著增强。

(注: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券商API[0],未引用网络搜索结果。)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