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药业(002370.SZ)以抗生素类化学制剂为核心,产品覆盖多剂型但差异化不足。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收入依赖主营业务,但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显著。面临集采压力与竞争加剧,需优化产品结构并加大研发投入。
亚太药业(002370.SZ)是一家专注于化学制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业务围绕化学药品的规模化制造展开,主要客户覆盖医药商业企业、配送机构及医疗机构。公司拥有11个通过国家GMP认证的现代化生产车间,涵盖片剂(含青霉素类)、硬胶囊剂(含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透皮贴剂(激素类)、冻干粉针剂、粉针剂(头孢菌素类)等多剂型生产线,共持有97个药品批准文号,产品覆盖抗生素、抗感染、激素类等多个治疗领域[0]。
从业务定位看,公司以“化学制剂”为核心,强调“专业化、规模化”,依托“浙江省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发平台,聚焦现有产品的工艺优化与新品种的储备[0]。
亚太药业的产品结构以抗生素类化学制剂为绝对主导,核心品种包括阿奇霉素、罗红霉素、青霉素类(片剂、胶囊)、头孢菌素类(粉针剂、胶囊)等。这些产品均为临床常用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需求稳定,但受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集采)政策影响,价格与销量面临一定压力[0]。
公司产品剂型丰富,包括口服制剂(片剂、胶囊)、注射剂(冻干粉针、粉针)、透皮贴剂(激素类)等,满足不同临床场景需求。其中,透皮贴剂作为激素类药物的新型给药方式,具有缓释、减少胃肠道刺激等优势,是公司剂型结构中的差异化亮点[0]。
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未披露重大新产品获批信息,现有产品结构仍以成熟品种为主。研发投入方面,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rd_exp)为690.65万元,占总收入的4.54%,主要用于现有产品的工艺改进与一致性评价,尚未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0]。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公司总收入为1.52亿元,其中主营业务(化学制剂销售)为主要收入来源(未披露细分产品占比,但结合业务概述,抗生素类占比应超过50%)。营业成本为1.04亿元,毛利率约31.1%(计算公式:(1.52-1.04)/1.52×100%),处于化学制剂行业中等水平[0]。
但净利润的增长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损益: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5亿元,其中出售全资子公司绍兴兴亚药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带来的利润总额约1.49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占净利润的14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368.8万元**(计算公式:1.05亿-1.49亿+所得税影响,具体以公司年报为准),同比下降462.18%-589.95%,反映现有产品结构的盈利能力承压[0]。
针对现有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公司应增加研发投入,重点开发非集采领域的化学制剂(如专科用药、新型给药系统)或生物类似药,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透皮贴剂作为差异化剂型,可扩展至更多治疗领域(如镇痛、心血管),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现有抗生素类产品的性价比;同时,拓展院外市场(如零售药店、基层医疗机构),减少对集采渠道的依赖。
关注医药行业热点领域(如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自主研发或合作引进(如license-in)方式,丰富产品管线,降低单一产品的风险。
亚太药业的产品结构以抗生素类化学制剂为主,剂型多样但差异化不足,受集采与竞争影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承压。未来,公司需通过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现有产品结构、布局新产品管线等方式,提升产品结构的抗风险能力与盈利能力。虽然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显著,但扣非后亏损的现状提醒投资者,公司需警惕产品结构单一带来的长期风险。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