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民生银行2023-2025年非息收入增长情况,包括规模扩张、结构优化及驱动因素,展望未来发展趋势。非息收入占比已达47.6%,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非息收入是民生银行(600016.SH)近年来业务转型的核心方向,其规模与占比持续提升,成为驱动总收入增长的关键引擎。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民生银行非息收入总额约为344.54亿元(含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汇兑收益等),同比增长12.8%(假设2024年同期为305.4亿元);占总收入(723.84亿元)的比例约为47.6%,较2023年同期(约40%)提升7.6个百分点,较2024年同期(约44%)提升3.6个百分点。这一占比已接近国际先进银行(如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非息收入占比约50%-60%)的水平,反映出民生银行“轻资产、重服务”的转型战略成效显著。
民生银行非息收入结构呈现“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核心、其他业务收入与投资收益为支撑”的多元化特征,各板块贡献较为均衡:
2025年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112.25亿元,同比增长15.6%,占非息收入的32.6%。其增长主要来自两大板块:
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为121.43亿元,同比增长20.1%,占非息收入的35.2%,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主要驱动因素包括: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92.34亿元,同比增长8.9%,占非息收入的26.8%。主要来自债券投资(如国债、金融债)的利息收入及资本利得,受益于2025年债券市场回暖(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2024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投资收益保持稳定增长。
民生银行近年来明确“轻资产、重服务”的转型方向,通过减少对贷款业务的依赖,增加中间业务与投资业务的投入,推动非息收入占比提升。例如,2023-2025年,民生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从38%提升至45%,其中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占比从12%提升至18%,成为非息收入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5年,债券市场受益于货币政策宽松(央行上半年降准0.25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债券投资资本利得增加;股票市场受益于经济恢复(GDP上半年增长5.1%),权益类资产价格上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这些市场环境因素推动投资收益保持稳定增长。
监管部门近年来鼓励银行多元化收入,例如资管新规推动理财业务转型,托管业务规模增长;贸易便利化政策推动跨境结算业务增长;信用卡业务监管趋严但鼓励合规发展,这些政策都为民生银行非息收入增长提供了支持。
企业与个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升级,例如企业需要跨境结算、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等综合金融服务,个人需要财富管理、信用卡、消费金融等服务,这些需求带动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
根据券商API数据[0],民生银行非息收入占比(47.6%)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5%),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前10%;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增速(15.6%)高于行业平均(约10%),排名前15%;投资收益增速(8.9%)高于行业平均(约5%),排名前20%。这些数据说明,民生银行非息收入增长在行业中处于前列,转型效果显著。
预计2025年全年,民生银行非息收入增速约为10%-15%,占比将超过50%,成为总收入的主要来源。
民生银行非息收入增长呈现“规模扩张、结构优化、驱动多元化”的特征,转型效果显著。未来,随着财富管理、跨境业务、投资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非息收入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成为民生银行盈利能力的核心支撑。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