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药企争夺佩玛贝特片首仿,正大天晴领跑降脂药市场

分析佩玛贝特片首仿争夺战及降脂药市场竞争格局,正大天晴首家报产,原研药2025年国内获批,17家药企入局,面临PCSK9抑制剂价格竞争压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佩玛贝特片首仿争夺及降脂药市场竞争财经分析报告

一、市场背景:佩玛贝特片的临床价值与国内获批现状

佩玛贝特片(Pemafibrate)是一种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选择性激动剂,原研药由日本兴和(Kowa)开发,主要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尤其适用于无法耐受他汀类药物或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根据公开信息,原研药于2025年4月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户提供信息],成为国内降脂药市场的新增品种。

由于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国内患者基数庞大(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4》显示,中国成人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达11.9%),佩玛贝特片作为靶向PPARα的新型降脂药,具有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改善脂蛋白代谢的多重作用,临床需求潜力显著。

二、首仿争夺格局:17家药企入局,正大天晴抢占先机

原研药获批仅半年,国内已有17家药企启动佩玛贝特片的仿制药研发,其中正大天晴(中国生物制药旗下核心企业)于2025年9月首家提交上市申请(NDA),抢占首仿赛道[用户提供信息]。

(1)首仿的战略价值

仿制药首仿企业通常可获得1-3年的市场独占期(具体取决于专利布局),并借助原研药的临床认可度快速占领市场。对于佩玛贝特片这类新型降脂药,首仿企业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在原研药价格较高(原研药国内定价暂未公开,但参考同类进口药,预计月治疗费用约1000-1500元)的背景下,通过合理定价(仿制药通常为原研药的30%-50%)吸引患者,快速实现销售额增长。

(2)竞争主体分析

参与争夺的17家药企涵盖了国内制药龙头(如恒瑞医药、复星医药)、专注于心血管领域的特色药企(如信立泰、乐普医疗)及新兴生物制药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其中,正大天晴作为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的核心子公司,依托母公司强大的研发投入(2024年中国生物制药研发费用达45.6亿港元)[0]及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000余家医院),具备较强的研发效率及市场推广能力,其首仿申请的进度优势有望转化为市场份额优势。

三、竞争环境:PCSK9抑制剂的价格与临床竞争压力

佩玛贝特片面临的主要竞争来自PCSK9抑制剂(如阿利西尤单抗、依洛尤单抗),这类药物通过抑制PCSK9蛋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当前降脂药市场的“明星品类”。

(1)PCSK9抑制剂的市场表现

据券商API数据,2024年中国PCSK9抑制剂市场规模约25亿元,同比增长48%,主要由阿利西尤单抗(赛诺菲)及依洛尤单抗(安进)主导,两者合计市场份额达90%[0]。2025年,随着医保谈判的推进,阿利西尤单抗的医保支付标准降至约350元/支(150mg),月治疗费用约700元(每两周注射一次),较2023年下降约60%,大幅提升了患者可及性[0]。

(2)佩玛贝特片的竞争优劣势

  • 优势:口服剂型(PCSK9抑制剂为注射剂)、对TG及HDL-C的改善效果更显著(适合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与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 劣势:LDL-C降低幅度(约15%-20%)低于PCSK9抑制剂(约50%-60%)、原研药价格高于PCSK9抑制剂(若仿制药定价为原研药的50%,月治疗费用约500-750元,与PCSK9抑制剂接近)。

四、财经影响分析:对参与企业的业绩贡献与风险

(1)首仿企业的业绩弹性

若正大天晴的佩玛贝特片仿制药于2026年获批上市,假设首年市场份额达20%(原研药及其他仿制药合计销售额约5亿元),则首年销售额约1亿元,贡献净利润约2000万元(仿制药净利润率约20%)。对于中国生物制药(2024年净利润达62.3亿港元)[0],短期业绩贡献有限,但长期来看,若佩玛贝特片成为公司心血管领域的核心产品(如恩替卡韦之于乙肝领域),有望带来持续增长。

(2)价格竞争风险

随着更多仿制药获批(17家药企入局),佩玛贝特片的市场价格将逐步下降,预计3年内月治疗费用将降至300-500元(与PCSK9抑制剂持平)。此时,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转向成本控制(如原料药自给率)及临床证据(如真实世界研究数据)。

(3)研发投入回报

参与研发的药企需承担约500-1000万元的仿制药研发费用(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注册申报等),若首仿成功,投资回报周期约2-3年;若未能获得首仿,后续仿制药的市场份额及利润空间将显著压缩。

五、展望:市场潜力与竞争趋势

(1)市场规模预测

随着国内降脂药市场的持续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800亿元,同比增长8%)[0],佩玛贝特片作为新型降脂药,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20-30亿元,其中仿制药占比约70%(14-21亿元)。

(2)竞争趋势

  • 首仿企业:正大天晴若成功获批,将凭借先发优势占据30%-40%的仿制药市场份额;
  • 后续仿制药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策略(如联合用药方案、基层市场推广)争夺剩余市场;
  • 原研药企业:需通过降价或拓展适应症(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维持市场份额。

(3)风险提示

  • 原研药专利诉讼(若原研药在中国的专利未到期,仿制药可能面临侵权风险);
  • PCSK9抑制剂进一步降价(若阿利西尤单抗月治疗费用降至500元以下,佩玛贝特片的价格优势将消失);
  • 临床数据不及预期(如真实世界研究显示其心血管获益不如PCSK9抑制剂)。

六、结论

佩玛贝特片作为新型降脂药,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及市场潜力,17家药企的首仿争夺反映了市场对其的认可。正大天晴作为首家报产企业,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及母公司资源,成为该品种的市场领导者。然而,PCSK9抑制剂的价格竞争及后续仿制药的入局,将压缩其利润空间。对于参与企业而言,需通过成本控制、临床证据及差异化策略,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注:报告中部分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未找到的实时数据以常识及行业惯例补充。)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