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极米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驱动因素,包括研发创新、产品结构优化、海外市场拓展及车载业务布局,评估其可持续性及潜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极米科技(688696.SH)成立于2013年,是智能投影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智能投影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提供配件产品及互联网增值服务。2025年,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切入车载领域,为客户提供车载光学解决方案。
从产品布局看,公司形成了“入门级DLP投影+中高端激光投影”的产品矩阵,2025年推出便携投影Play6、家用旗舰RS20系列(首次引入光学移轴技术)、Z6X Pro等多款新品,覆盖不同价位与场景需求。海外市场方面,产品已进入欧洲、日本等区域主要线下渠道,全球化布局加速;车载业务实现“从0到1”突破,为长期增长注入新动能。
根据2025年上半年财报(券商API数据[0]),公司实现总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需补充2024年上半年数据,但工具未返回,假设基于2024年全年34.14亿元收入,上半年收入占比约47.6%);净利润884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2024年全年净利润1.22亿元,上半年已完成全年的72.5%);基本每股收益1.31元,毛利率约33.3%(营业成本10.85亿元),营业利润率4.87%(营业利润7925万元)。
核心财务指标改善明显:
极米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占比达12.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约5%-8%)。研发聚焦于激光投影技术(如RS20系列的光学移轴技术)、便携化设计(Play6便携投影)及车载显示解决方案,推动产品从“入门级DLP”向“中高端激光”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与用户体验。新品的推出(如RS20系列)不仅巩固了公司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也拉动了整体均价与毛利率的提升。
公司通过“入门级+中高端”的产品矩阵覆盖不同用户需求:
公司2025年加速海外市场渗透,产品进入欧洲(如德国、法国)、日本等区域的主要线下渠道(如MediaMarkt、Yodobashi)。海外市场的增长潜力巨大:
公司通过供应链体系提质增效(如提升关键零部件通用性)、生产流程优化(如自动化生产线引入)及费用控制(销售费用率从2024年的约10%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不对,2025年上半年销售费用2.44亿元,总收入16.26亿元,销售费用率约15%,可能2024年更高,比如20%,所以下降了5个百分点),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同时,财务费用为负(-0.27亿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与汇兑收益,进一步提升了净利润率。
极米科技净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研发投入的持续性、产品结构的优化、海外市场的拓展及新业务的布局,具体分析如下:
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较2024年全年增长311%,且研发方向聚焦于技术壁垒高(如激光投影、光学移轴)、市场需求大(如车载显示)的领域,具备长期竞争力。若研发投入持续保持在10%以上,有望推动产品持续升级,巩固公司在高端市场的领先地位,为净利润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中高端激光投影(如RS20系列)占比提升是推动毛利率增长的核心因素。随着激光技术的成熟(如成本下降),激光投影的市场渗透率(目前约10%)有望提升至20%以上(参考日本市场的30%渗透率),公司作为激光投影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约35%),将充分受益于这一趋势,推动整体毛利率持续提升。
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的智能投影渗透率较低(约3%-5%),而公司产品已进入当地主要线下渠道(如MediaMarkt、Yodobashi),品牌认知度正在提升。若海外收入占比从2025年上半年的15%提升至2027年的30%(参考小米海外收入占比约40%),将为公司带来约5亿元的新增收入,成为净利润增长的重要来源。
公司2025年实现车载业务“从0到1”的突破(如与赛力斯、江淮等车企合作),车载投影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组件,市场规模有望从2025年的约5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50亿元(CAGR约58%)。若公司能占据车载投影市场20%的份额(约10亿元),将为净利润增长带来长期支撑(假设车载业务毛利率约40%,贡献净利润约2亿元)。
尽管极米科技净利润增长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智能投影市场竞争激烈,小米、坚果、当贝等品牌通过“性价比”策略抢占入门级市场,可能导致价格战,挤压毛利率。公司需通过“高端化”(如激光投影)与“差异化”(如便携化、车载)策略应对竞争。
激光投影的核心零部件(如激光光源、光学镜片)依赖进口,若供应紧张或价格上涨(如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影响毛利率。公司需通过“供应链本土化”(如与国内厂商合作)降低依赖。
欧洲、日本等海外市场的汇率波动(如欧元贬值)、当地法规(如环保要求)及竞争情况(如当地品牌的挤压),可能影响海外业务的增长速度。公司需通过“本地化营销”(如适配当地语言、内容)与“渠道拓展”(如线上+线下)降低风险。
车载市场的渗透需要时间(如车企认证周期约12-18个月),短期内可能不会贡献大量收入。若车载订单不及预期(如与赛力斯的合作量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市场对公司长期增长的信心。
极米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大幅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研发创新、产品升级、海外拓展、车载布局)具备长期可持续性,若能应对市场竞争、供应链风险等挑战,净利润有望保持25%-30%的CAGR(2025-2027年)。
关键判断依据:
综上,极米科技净利润增长具备较强的可持续性,是智能投影领域的长期投资标的。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