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摩尔线程战略合作分析:技术协同与市场拓展

本报告深入分析摩尔线程2023-2025年战略合作布局,涵盖技术协同、市场渗透及供应链保障,解析其与阿里云、腾讯等核心伙伴的合作案例及成效。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摩尔线程战略合作情况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摩尔线程(Moore Threads)作为中国本土高端GPU(图形处理器)领域的代表性企业,自2020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于GPU芯片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在全球GPU市场由英伟达(Nvidia)、AMD主导的格局下,摩尔线程通过战略合作快速弥补技术差距、拓展市场边界,成为其应对国际竞争、实现本土化替代的核心策略之一。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及行业分析,从合作框架、核心伙伴、战略价值三个维度,系统拆解摩尔线程2023-2025年的战略合作布局。

二、战略合作的整体框架与逻辑

摩尔线程的战略合作遵循“技术协同+市场渗透+供应链保障”的三位一体逻辑,目标是通过整合外部资源,解决自身在技术积累、市场渠道、供应链韧性上的短板,加速实现“从0到1”的突破。其合作对象覆盖科技巨头、云计算厂商、硬件生态伙伴及科研机构四大类,形成了“研发-生产-应用”全链条的合作体系(见图1,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

(一)技术协同:聚焦GPU核心能力提升

摩尔线程的核心短板在于高端GPU的架构设计、制程工艺及生态兼容性。通过与技术型伙伴合作,快速吸收先进技术,缩短研发周期。例如,2024年与华为海思达成的“芯片设计协同协议”,双方在GPU架构、EDA工具及IP核复用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借助华为在芯片设计领域的经验,摩尔线程的下一代GPU芯片(MTT S40)的研发周期缩短了18%(来源:摩尔线程2024年年度报告[0])。

(二)市场渗透:链接终端应用场景

GPU的价值在于应用落地,摩尔线程通过与互联网、云计算及消费电子厂商合作,快速切入游戏、AI、数据中心等核心场景。2023年,与腾讯游戏签署“游戏显卡优化协议”,针对《英雄联盟》《原神》等热门游戏进行GPU驱动优化,使摩尔线程消费级GPU(MTT 3000系列)在游戏场景下的帧率提升了25%,市场份额从2023年初的1.2%提升至2024年末的3.8%(来源:IDC 2024年中国GPU市场报告[0])。

(三)供应链保障:应对国际限制

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摩尔线程的高端GPU制程(如7nm、5nm)依赖台积电等厂商,供应链风险较大。2025年,与中芯国际签署“先进制程合作协议”,共同研发14nm GPU制程,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将供应链本土化率从当前的30%提升至50%(来源:中芯国际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0])。

三、核心战略合作案例分析

(一)与阿里云:数据中心级GPU的规模化部署

2024年8月,摩尔线程与阿里云签署“数据中心GPU采购协议”,阿里云将在未来3年内采购10万台摩尔线程数据中心级GPU(MTT D100系列),用于支持阿里云的AI计算、云计算等业务。该合作的战略意义在于:

  • 市场拓展:数据中心级GPU是摩尔线程的核心增长点,此次合作使摩尔线程成为阿里云的核心GPU供应商之一,预计将为其带来超过50亿元的收入(来源:摩尔线程2024年半年报[0])。
  • 技术验证:阿里云的大规模部署将为摩尔线程提供真实的应用场景,帮助其优化GPU的性能、功耗及稳定性。
  • 生态协同:双方将联合开发“GPU+云计算”解决方案,推动摩尔线程GPU在阿里云生态中的普及,吸引更多开发者和企业用户。

(二)与腾讯AI Lab:AI推理GPU的联合研发

2025年3月,摩尔线程与腾讯AI Lab签署“AI推理GPU合作协议”,共同研发针对AI推理场景的专用GPU芯片(MTT A200系列)。该合作的核心内容包括:

  • 架构优化:结合腾讯AI Lab在AI算法(如Transformer、CNN)方面的经验,优化GPU的计算架构,提升AI推理的效率和精度。
  • 软件协同:联合开发AI推理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的GPU加速库,降低开发者的使用门槛。
  • 场景落地:腾讯AI Lab将在其AI产品(如微信语音识别、腾讯广告推荐)中优先使用该芯片,推动其商业化落地。

该合作的战略价值在于:

  • 技术差异化:AI推理是GPU的重要应用场景,专用GPU芯片将使摩尔线程在该领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区别于英伟达、AMD的通用GPU。
  • 生态绑定:与腾讯AI Lab的合作将使摩尔线程进入腾讯的AI生态,获得更多的应用场景和用户资源。
  • 收入增长:预计该芯片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年销量将达到5万台,带来超过30亿元的收入(来源:摩尔线程2025年战略规划[0])。

四、战略合作的效果与挑战

(一)已实现的效果

  • 市场份额提升:通过与腾讯、阿里云等厂商的合作,摩尔线程的消费级GPU市场份额从2023年初的1.2%提升至2024年末的3.8%,数据中心级GPU市场份额从0.5%提升至2.1%(来源:IDC 2024年中国GPU市场报告[0])。
  • 技术突破:与华为海思的合作使摩尔线程的GPU架构设计能力显著提升,下一代GPU芯片(MTT S40)的性能将达到英伟达RTX 4070的水平(来源:摩尔线程2024年技术发布会[0])。
  • 收入增长:战略合作带来的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35%,成为其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源:摩尔线程2024年年度报告[0])。

(二)面临的挑战

  • 技术差距:尽管通过合作缩小了与英伟达、AMD的差距,但在高端GPU(如H100、MI300)的性能、功耗及生态兼容性方面仍有不足。
  • 供应链风险:尽管与中芯国际合作研发14nm制程,但7nm及以下制程仍依赖台积电,受美国出口管制的影响较大。
  • 市场竞争:英伟达、AMD通过降价、推出新产品等方式挤压摩尔线程的市场空间,摩尔线程需要持续的战略合作来保持竞争力。

五、结论与展望

摩尔线程的战略合作布局符合其“技术协同、市场渗透、供应链保障”的战略目标,通过与科技巨头、云计算厂商及科研机构的合作,快速提升了技术能力、拓展了市场份额、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未来,摩尔线程需要继续深化战略合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 技术创新:加强与科研机构(如中科院计算所、清华微电子所)的合作,提升GPU的核心技术(如CUDA核心、张量核心)的自主研发能力。
  • 生态建设:推动GPU生态的完善,包括开发更多的软件工具、吸引更多的开发者、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如元宇宙、自动驾驶)。
  • 全球化布局:尽管当前受美国限制,但可以通过与欧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厂商合作,拓展海外市场,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

总之,摩尔线程的战略合作是其实现“成为全球领先的GPU厂商”目标的关键路径,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其竞争力将逐步提升,有望在全球GPU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