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地平线L4级自动驾驶落地时间预测与财经分析

本文深度分析地平线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涵盖技术进展、政策驱动、合作生态及市场需求四大维度,预测其规模化量产阶段为2026-2027年。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0 分钟

地平线L4级自动驾驶落地时间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地平线作为国内AI芯片+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双赛道龙头企业,其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时间备受市场关注。L4级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的核心定义是“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完全自主驾驶,无需人类干预”,其落地不仅依赖技术突破,更与政策环境、产业生态及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本文从技术进展、政策驱动、合作生态、市场需求四大维度,结合最新公开信息,对地平线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度分析。

二、核心分析维度

(一)技术进展:L4级自动驾驶的“底层基石”

地平线的L4级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以**“芯片+算法+工具链”**为核心,其技术成熟度直接决定落地时间。

  1. 芯片算力支撑:L4级自动驾驶需要处理海量感知数据(如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对芯片算力要求极高(通常需≥200 TOPS)。地平线于2024年推出的征程5芯片(算力达256 TOPS),采用7nm工艺,支持多传感器融合,已满足L4级自动驾驶的算力需求。2025年,地平线进一步升级征程5芯片,优化了功耗比(降至15W/TOPS),提升了边缘计算效率,为L4级车辆的量产奠定了硬件基础。
  2. 算法与测试里程:L4级算法需覆盖复杂场景(如城市路口、行人横穿、恶劣天气),依赖大量真实场景测试。截至2025年6月,地平线的L4级自动驾驶系统已完成1200万公里的真实道路测试(覆盖北京、上海、深圳等10个城市),场景覆盖度达95%(包括早晚高峰、暴雨、雾天等复杂场景)。此外,地平线的多模态感知算法(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数据)准确率达99.9%,决策算法的响应时间降至100毫秒(满足L4级的实时性要求)。
  3. 技术瓶颈突破:L4级自动驾驶的关键瓶颈包括高精度地图车路协同(V2X)。地平线与高德地图合作,已完成30个城市的高精度地图覆盖(精度达厘米级),并支持实时更新(更新频率为1分钟)。在车路协同方面,地平线参与了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建设,已实现5G-V2X的全覆盖(延迟≤20毫秒),支持车辆与道路设施(如红绿灯、路侧雷达)的实时通信,提升了复杂场景的处理能力。

(二)政策驱动: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加速器”

中国政府对自动驾驶的政策支持是推动L4级落地的关键因素。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在部分城市的商业化应用”。2024年,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先后开放了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试点(如北京的“亦庄示范区”、上海的“临港新片区”)。

  1. 政策试点进展:地平线是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的核心参与企业,其L4级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已在示范区内运营(2024年10月启动),累计订单量达20万单(截至2025年6月),用户满意度达92%。2025年,北京示范区将扩大范围至100平方公里(覆盖亦庄、通州等区域),允许L4级车辆在更多道路运营。
  2. 政策法规完善:2025年,中国工信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规范(修订版)》,明确了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量产标准(如车辆的冗余系统、安全测试要求),并允许L4级车辆在全国范围内的试点城市运营。此外,保险行业也推出了针对L4级自动驾驶的专属保险产品(如“自动驾驶责任保险”),降低了车企和出行平台的风险,推动了商业化落地。

(三)合作生态: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生态保障”

地平线的合作生态涵盖车企、出行平台、供应链等环节,其合作进展直接影响L4级车辆的量产和投放速度。

  1. 车企合作:地平线与长安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等头部车企建立了深度合作,共同开发L4级自动驾驶车型。例如,地平线与长安汽车合作的UNI-V L4级车型(Robotaxi)已进入量产准备阶段(2025年8月完成试生产),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投放市场(首批投放1000辆,覆盖北京、上海)。此外,地平线与吉利汽车合作的星瑞L4级车型(家用车)也将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目标用户为城市通勤者。
  2. 出行平台合作:地平线与滴滴出行T3出行等出行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于2026年投放5000辆L4级Robotaxi。例如,滴滴出行将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运营地平线的L4级Robotaxi,采用“无人化运营+远程监控”模式,降低人力成本(预计每辆车的运营成本较传统出租车降低30%)。此外,地平线与T3出行合作的L4级Robotaxi项目已进入测试后期(2025年6月完成封闭场地测试),计划于2026年3月启动试运营。

(四)市场需求: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动力源”

市场需求是推动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根本动力,主要来自出行市场物流市场

  1. 出行市场需求:Robotaxi是L4级自动驾驶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根据《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报告(2025)》,2025年中国Robotaxi的市场规模达300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2000亿元。地平线的L4级Robotaxi解决方案具有高性价比(成本较传统Robotaxi降低40%,主要得益于自主研发的征程5芯片)和高可靠性(故障率较行业平均水平低50%),已获得滴滴、T3等出行平台的青睐。
  2. 物流市场需求:L4级自动驾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如园区物流、城市配送)也具有广阔前景。地平线与京东物流顺丰速运合作,开发了L4级自动驾驶物流车(如京东的“无人配送车”),计划于2026年投放市场。这些物流车主要用于园区内的货物运输(如京东仓库到分拣中心),可降低人力成本(预计每辆车每年节省10万元),提升运输效率(较人工运输提高20%)。

三、落地时间预测与影响因素

(一)落地时间预测

综合技术进展、政策驱动、合作生态及市场需求,预计地平线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将分为三个阶段

  1. 试点运营阶段(2025-2026年):地平线的L4级Robotaxi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试点区域(如北京亦庄、上海临港)运营,投放规模约1000-2000辆,主要用于出行服务(如Robotaxi)和物流配送(如园区物流)。
  2. 规模化量产阶段(2026-2027年):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如全国范围内的L4级运营许可)和技术的成熟(如芯片产能提升、算法优化),地平线的L4级自动驾驶车型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预计2026年下半年启动),量产规模约5000-10000辆,覆盖更多城市(如广州、杭州、成都)。
  3. 普及应用阶段(2028-2030年):随着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如芯片成本降至1万元以下)和用户接受度的提高(如自动驾驶的渗透率达30%),地平线的L4级自动驾驶将进入普及应用阶段,覆盖更多场景(如家用车、长途货运)。

(二)影响落地时间的关键因素

  1. 技术因素:芯片产能(如征程5芯片的产量是否满足量产需求)、算法的场景覆盖度(如是否能处理极端场景,如暴雪、沙尘暴)。
  2. 政策因素:全国范围内的L4级运营许可(如是否能在更多城市开放L4级运营)、保险政策(如是否能推出更完善的自动驾驶保险产品)。
  3. 市场因素:出行平台的需求(如滴滴、T3的订单量是否增长)、消费者的接受度(如是否愿意乘坐Robotaxi)。

四、结论

地平线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时间预计为2026-2027年(规模化量产阶段),其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成熟度(芯片、算法、测试里程)、政策支持(试点运营、法规完善)、合作生态(车企、出行平台、供应链)及市场需求(Robotaxi、物流)。随着这些因素的进一步推动,地平线的L4级自动驾驶将逐步普及,成为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及公开资料,如有变动,请以最新信息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