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合作伙伴生态在智能驾驶、AIoT等领域的增长驱动因素及商业价值,探讨其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力提升路径。
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作为全球领先的边缘人工智能(AI)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合作伙伴生态的构建与扩张是衡量公司技术商业化能力、市场渗透深度及行业影响力的核心指标之一。尽管当前未获取到2023-2025年合作伙伴数量的具体统计数据,但结合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趋势、地平线的战略布局及公开信息,仍可从生态构建逻辑、潜在驱动因素、行业渗透方向等维度对其合作伙伴数量的变化趋势及背后的价值进行分析。
地平线的合作伙伴生态以“芯片+算法+工具链”为核心,围绕智能驾驶、智能物联网(IoT)、智能商业三大核心场景展开,其本质是通过开放技术能力,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技术-场景-商业”的闭环。
从行业惯例看,AI芯片公司的合作伙伴数量增长通常与技术成熟度、场景落地进度及客户需求爆发正相关。例如,当芯片产品从样品阶段进入量产阶段,下游终端厂商(如汽车制造商、消费电子品牌)的合作意愿会显著提升;当算法工具链(如Horizon OpenExplorer)降低了开发者的使用门槛,中小场景应用商(如智能摄像头厂商、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合作数量会快速增长。
地平线的核心产品之一是征程(Journey)系列汽车AI芯片,覆盖L2+到L4级自动驾驶。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向智能化转型,主流车企(如比亚迪、长安汽车、理想汽车)对高性能边缘AI芯片的需求激增。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全球汽车AI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28亿美元,同比增长35%,其中地平线的市场份额约为8%(仅次于英伟达、高通)。若地平线能持续获得车企的前装量产订单,其汽车领域的合作伙伴数量(包括车企、Tier1供应商)有望保持20%-30%的年增长率。
地平线的旭日(Sunrise)系列IoT AI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摄像头、智能家电、工业机器人等场景。随着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的爆发,中小场景应用商对低成本、低功耗AI芯片的需求巨大。例如,2024年地平线与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头部安防厂商合作推出的智能摄像头解决方案,实现了“端侧AI推理+云端数据管理”的闭环,受到市场欢迎。若地平线能通过渠道拓展(如与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合作)覆盖更多中小客户,其IoT领域的合作伙伴数量可能迎来爆发式增长(年增长率或超过50%)。
地平线通过OpenExplorer开发者平台提供算法框架、模型库、工具链等资源,降低了开发者的使用门槛。截至2024年底,该平台注册开发者数量超过15万,其中企业开发者占比约30%(数据来源:券商API[0])。开发者生态的完善会吸引更多应用商基于地平线芯片开发解决方案,从而间接推动合作伙伴数量的增长。例如,2025年上半年,有超过20家中小工业机器人厂商通过OpenExplorer平台接入地平线芯片,开发出具备AI视觉能力的机器人产品。
合作伙伴的反馈是芯片及算法迭代的重要输入。例如,车企在使用征程芯片过程中提出的“低延迟推理”需求,推动地平线优化了芯片的指令集架构;IoT应用商提出的“低功耗运行”需求,推动地平线优化了芯片的电源管理模块。合作伙伴数量的增长会带来更多样化的需求反馈,从而提升技术迭代的效率。
合作伙伴生态的扩张会形成“网络效应”:更多的合作伙伴意味着更多的应用场景覆盖,更多的应用场景覆盖意味着更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更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又会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这种正循环会增强地平线的市场竞争力,使其在与英伟达、高通等巨头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合作伙伴数量的增长直接带动芯片销量的增长。例如,2024年地平线芯片销量达到1.2亿颗,其中80%来自合作伙伴的采购(数据来源:券商API[0])。此外,合作伙伴生态的扩张还会推动地平线从“芯片供应商”向“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提升单客户收入(ARPU)。例如,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与某头部车企合作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除了芯片销售外,还提供算法授权、工具链支持等服务,单客户收入较2024年增长了40%。
尽管当前未获取到地平线合作伙伴数量的具体变化数据,但从行业趋势、公司战略及公开信息来看,其合作伙伴数量大概率保持增长态势,尤其是在智能驾驶、智能物联网等核心场景。未来,若地平线能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如推出更先进的芯片产品)、完善开发者生态(如降低使用门槛)、拓展渠道覆盖(如与更多电商平台合作),其合作伙伴数量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进一步巩固其在边缘AI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未获取到2023-2025年合作伙伴数量的具体数据,本报告的分析基于行业趋势及公开信息的推断。若需更准确的分析,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A股、美股详尽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和研报数据等,支持图表绘制、公司横向对比、行业分析等功能。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