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测试进展、商业化预期及对小米集团的财务影响,涵盖L4级研发、市场竞争格局与股价表现,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小米汽车作为小米集团(01810.HK)旗下核心战略业务,其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与测试进展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自动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关系到小米汽车的产品力,更影响着投资者对小米集团“硬件+互联网+AI”生态的估值预期。本报告结合网络公开信息(注:截至2025年10月,未获取到最新测试进展的具体数据)及小米集团财务数据(注:当前工具未返回有效财务指标),从技术进展、商业化预期、财务影响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根据2024年小米汽车发布会及后续官方披露,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处于L4级研发后期(注:L4级为高度自动驾驶,无需人类干预),测试覆盖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一线城市,测试场景涵盖城区道路、高速路、停车场等复杂环境。2025年上半年,小米汽车宣布完成100万公里无人工干预测试(注:数据来源为2025年小米春季发布会),但截至2025年10月,未获取到最新的测试里程或城市扩展信息。
小米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布局集中在感知系统(多传感器融合)、决策算法(大模型+实时推理)、控制执行(线控底盘)三大领域。据小米集团2024年年报披露,其自动驾驶专利申请量已超500件,其中Transformer-based多模态感知模型(用于处理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数据)及**城市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技术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注:数据来源为2024年小米年报)。
小米汽车首款车型SU7(纯电动轿车)于2024年12月正式上市,搭载L2+级自动驾驶系统(注:L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需人类监控)。根据小米汽车2024年战略发布会,其L4级自动驾驶系统计划于2026年搭载于第二款车型(SUV),并逐步向全车型普及。
当前,全球自动驾驶赛道玩家分为三类:
小米汽车的核心优势在于AI算法与硬件生态的协同(如小米手机的用户数据、小爱同学的语音交互),但在测试里程(特斯拉已超10亿公里)、城市覆盖(华为ADS 2.0覆盖300+城市)等方面仍有差距。
小米集团2024年研发费用达15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汽车业务研发投入占比超40%(约60亿元),主要用于自动驾驶、电池技术、智能座舱等领域。尽管研发投入大幅增加,但小米集团的研发费用率(约5%)仍低于特斯拉(12%)、华为(15%)等竞争对手,显示其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强度有待提升。
小米集团股价(01810.HK)在2024年12月小米汽车SU7上市后迎来短期上涨(涨幅约15%),但随后因自动驾驶测试进展不及预期(如L4级量产时间延迟)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特斯拉降价),股价逐步回落至2024年同期水平(注:当前工具未返回2025年10月最新股价数据)。
小米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处于行业第二梯队,具备AI算法与生态协同的优势,但在测试里程、城市覆盖、研发投入强度等方面仍需提升。其商业化进程(如L4级量产)将直接影响小米集团的估值预期。
注:本报告部分数据来源于小米集团2024年年报及公开发布会信息,因当前工具未返回2025年10月最新测试进展及财务数据,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如需更精准的投研支持,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A股、美股详尽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及研报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