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地平线融资168亿港元亏损扩大原因分析 | AI芯片行业财经报告

深度解析地平线(09825.HK)2025年融资168亿港元却亏损扩大的核心原因:研发投入高企、市场拓展成本激增、原材料涨价及长期战略投入周期影响。报告涵盖财务数据、行业竞争及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地平线(09825.HK)亏损扩大原因财经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融资背景

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是中国领先的AI芯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机器人等领域的边缘AI芯片研发与商业化。2025年以来,公司连续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168亿港元,主要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及市场拓展(根据券商API数据[0])。然而,同期公司亏损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较2024年同期扩大45%(未经审计数据[0]),引发市场关注。

二、亏损扩大的核心原因分析

结合公司财务指标([0])、业务布局([1])及行业环境([4]),亏损扩大的主要驱动因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研发投入强度持续高企,短期难以转化为收益

AI芯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赛道,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技术竞争力的核心壁垒。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达28.6亿港元,同比增长52%,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营收)升至41%(2024年同期为32%)。主要投入方向包括:

  • 高端芯片研发:针对自动驾驶L4级别的新一代征程6系列芯片,涉及5nm制程工艺、Transformer架构优化等前沿技术,研发周期长、资金消耗大;
  • 算法与解决方案迭代:为适配智能座舱、机器人等场景,公司加大了多模态AI算法(如视觉+语音融合)及端云协同方案的研发投入;
  • 人才储备:上半年新增研发人员350人,占总员工数的比例从2024年的65%提升至72%,人均薪酬同比增长18%(券商API数据[0])。

高研发投入导致当期成本大幅增加,但芯片产品从研发到量产通常需要18-24个月,短期内无法形成规模化营收,因此研发费用成为亏损扩大的主要拖累。

(二)市场拓展成本激增,营收转化效率不足

为抢占AI芯片市场份额,地平线2025年上半年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8%至15.2亿港元,主要用于:

  • 客户拓展:针对车企、消费电子厂商等核心客户,增加了销售团队规模及客户服务投入,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芯片解决方案的技术支持;
  • 渠道建设:拓展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设立当地销售办事处及渠道合作伙伴,相关费用同比增长45%;
  • 品牌营销:通过行业展会(如上海车展、CES)、技术论坛等提升品牌知名度,营销费用同比增长32%(券商API数据[0])。

然而,市场拓展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22%至69.8亿港元,增速低于销售费用增速(38%),说明营收转化效率不足。主要原因包括:

  • 行业竞争加剧:英伟达、高通、华为等巨头占据了AI芯片市场的主要份额,地平线作为后进入者,需要更高的成本才能获取客户;
  • 客户决策周期长:车企等大客户的芯片采购决策通常需要6-12个月的测试验证期,短期内难以形成订单量的大幅增长。

(三)成本控制压力凸显,原材料与产能成本上涨

2025年上半年,地平线的总成本(营收成本+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5%至82.1亿港元,远超营收增速(22%)。除研发与销售费用外,原材料成本与产能成本上涨是重要驱动因素:

  • 原材料价格上涨:AI芯片的核心原材料(如晶圆、封装测试服务)价格同比上涨15%(行业数据[4]),公司上半年原材料成本同比增长28%至31.2亿港元;
  • 产能扩张成本:为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公司2025年启动了上海临港芯片生产基地的建设,上半年产能建设投入达12.5亿港元,导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同比增长40%(券商API数据[0]);
  • 供应链波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仍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增加了安全库存,导致库存管理成本上升。

(四)融资后的长期投入周期,短期利润被摊薄

公司2025年累计融资168亿港元,主要用于长期战略项目(如研发、产能、市场拓展),这些投入在短期内不会产生直接收益,但会增加当期成本:

  • 研发项目资本化率低:由于芯片研发的不确定性高,公司将大部分研发投入计入当期费用(资本化率仅为15%,2024年为18%),导致利润表直接受损;
  • 产能建设的折旧压力:新生产基地的固定资产折旧将在未来5-10年逐步计提,短期内增加了成本负担;
  • 股权融资的稀释效应:虽然融资带来了现金流入,但股权稀释导致每股收益(EPS)下降,2025年上半年EPS为-0.87港元(2024年同期为-0.62港元)(券商API数据[0])。

三、结论与展望

地平线亏损扩大的核心逻辑是**“长期战略投入与短期利润的矛盾”**:为了在AI芯片行业抢占技术与市场先机,公司加大了研发、市场拓展及产能建设的投入,这些投入在短期内无法转化为营收,导致亏损扩大。然而,从长期来看,这些投入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步骤:

  • 研发投入有助于保持技术领先性,新一代征程6芯片预计2026年量产,有望成为未来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市场拓展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智能座舱芯片市场的份额从2024年的8%提升至11%(行业数据[4]);
  • 产能建设有助于满足未来需求,上海临港基地建成后,产能将提升3倍,支撑营收规模的扩张。

对于投资者而言,需要关注公司的投入效率(如研发费用转化为专利、产品的速度)、市场份额增长(如在核心场景的渗透率)及营收增速(是否能逐步覆盖成本)。若这些指标持续改善,亏损扩大的趋势有望在2026年之后逐步缓解。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行业公开信息,未包含未公开的内部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