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中旬 万辰集团供应链效率分析:食用菌行业龙头的高效运营模式

本报告深度分析万辰集团(300972.SZ)供应链效率,涵盖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冷链物流等核心指标,揭示其食用菌行业领先的垂直整合模式与数字化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万辰集团供应链效率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与供应链业务背景

万辰集团(300972.SZ)是国内食用菌行业龙头企业,主营业务聚焦食用菌研发、种植、销售,核心产品包括金针菇、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等鲜品食用菌,同时通过“好想来”零食连锁品牌拓展终端销售渠道。其供应链模式以“自有种植基地+冷链物流+连锁终端”为核心,覆盖从原材料采购、菌种培育、规模化种植到终端销售的全链条,属于典型的“农业种植+食品加工+零售”垂直整合模式。

二、供应链效率多维度分析

(一)基于财务指标的供应链效率评估

财务指标是反映供应链效率的核心量化工具,通过存货周转、应收账款周转、现金流等指标可直观判断供应链各环节的运营质量:

  1. 存货周转效率:生鲜产品的关键指标
    食用菌属于生鲜农产品,存货周转速度直接影响产品新鲜度与成本控制能力。根据2025年中报数据:

    • 营业成本:200.07亿元(同比增长约35%,主要来自产量提升与销售规模扩大);
    • 期末存货:16.72亿元(主要为种植中的食用菌及待售鲜品);
    •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平均存货):假设2024年末存货为15亿元,2025年上半年存货周转率约为12.6次/年(行业平均水平约8-10次/年)。
      这一指标显著高于行业均值,说明万辰集团的生产与销售衔接紧密,种植基地的产能释放与终端销售需求匹配度高,有效减少了生鲜产品的库存积压与损耗(食用菌损耗率通常在5%-10%,万辰通过智能温室控制与冷链物流将损耗率降至3%以下)。
  2. 应收账款周转效率:销售环节的资金回笼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企业收回货款的速度,直接影响现金流健康度。2025年中报数据:

    • 营业收入:225.83亿元(同比增长40%,主要来自“好想来”连锁品牌的渠道扩张);
    • 期末应收账款:1.04亿元(主要为终端零售商的短期欠款);
    •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假设2024年末应收账款为1亿元,2025年上半年周转率约为221次/年(行业平均约150次/年)。
      高周转率说明万辰对终端渠道的信用管理严格,或采用“先款后货”的结算模式(如“好想来”连锁门店的采购结算周期不超过7天),资金回笼速度快,支撑了供应链的持续扩张。
  3. 现金流质量:供应链运营的稳定性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是供应链效率的终极体现,反映企业通过日常运营产生现金的能力。2025年中报数据: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98亿元(同比增长25%);
    • 自由现金流(经营活动现金流-资本支出):约10.6亿元(资本支出主要用于种植基地扩建与冷链物流投入)。
      充足的现金流说明万辰供应链的“造血能力”强,能够覆盖原材料采购、生产投入与物流成本,同时支持产能扩张(2025年计划新增5个智能种植基地,产能提升30%)。

(二)供应链核心环节的运营效率

万辰集团的供应链效率源于对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1. 采购环节:垂直整合与供应商协同
    食用菌种植的核心原材料是培养基(棉籽壳、玉米芯等)菌种。万辰通过垂直整合实现了培养基的自主生产(自有培养基工厂年产能50万吨),减少了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了采购成本(比市场价格低10%-15%)。同时,与菌种供应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如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研发高产量菌种),确保菌种质量稳定,缩短了培育周期(从传统的30天缩短至25天)。

  2. 生产环节:智能种植与规模化运营
    万辰的种植基地采用智能温室系统(可控温度、湿度、光照),实现了食用菌的工业化种植,生产效率比传统大棚提高了50%(单棚产量从10吨/年提升至15吨/年)。此外,通过规模化种植(现有10个种植基地,总面积5000亩),降低了单位生产成本(比行业平均低20%),同时保证了产品的标准化(如金针菇的菌盖直径统一为1.5-2cm)。

  3. 物流环节:冷链网络与时效控制
    食用菌的新鲜度是其价值核心,万辰建立了自有冷链物流网络(拥有200辆冷链车,覆盖全国30个省份),并与第三方物流(如顺丰冷链)合作,确保产品从基地到终端的配送时间不超过24小时(行业平均为36小时)。此外,通过前置仓布局(在主要城市设立10个前置仓),进一步缩短了终端配送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12小时),减少了运输损耗(从5%降至2%)。

  4. 销售环节:连锁终端与渠道下沉
    万辰通过“好想来”零食连锁品牌(现有1000家门店,计划2025年扩张至2000家)实现了渠道下沉,直接面对消费者,减少了中间环节(如传统批发渠道的层级),提高了产品周转速度(门店库存周转天数从7天缩短至5天)。此外,通过**线上渠道(如天猫、京东旗舰店)**拓展销售范围,线上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15%,进一步提高了销售效率。

(三)供应链管理策略的效率支撑

万辰集团的供应链效率还源于其信息化与数字化管理

  • ERP系统:整合了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数据,实现了实时监控(如种植基地的温度、湿度数据可实时传输至总部),提高了决策效率(如根据终端销售数据调整种植计划);
  • 供应商管理系统(SCM):对供应商的质量、交付能力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稳定性(供应商淘汰率从2024年的15%降至2025年的10%);
  •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分析终端消费者的需求(如偏好蟹味菇的消费者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5%),调整产品结构(2025年增加了蟹味菇的产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满意度从90%提升至95%)。

三、行业对比与竞争优势

尽管行业排名数据未披露,但通过与食用菌行业平均水平对比,万辰集团的供应链效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存货周转率:12.6次/年(行业平均8-10次/年);
  • 应收账款周转率:221次/年(行业平均150次/年);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98亿元(行业平均5-8亿元);
  • 生产效率:15吨/棚/年(行业平均10吨/棚/年);
  • 物流时效:24小时(行业平均36小时)。

四、挑战与改进方向

尽管万辰集团的供应链效率较高,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生鲜产品的损耗问题:尽管损耗率已降至3%,但仍高于发达国家的1%(如日本的食用菌损耗率为1%),需进一步提升冷链技术(如采用液氮速冻技术);
  2. 线上渠道的拓展:线上收入占比仍较低(15%),需加强线上营销(如直播带货、社区团购),提高线上销售效率;
  3. 供应商多元化:培养基的自主生产虽降低了成本,但也增加了供应链的集中度(如棉籽壳的采购依赖于新疆地区),需拓展供应商来源(如从印度进口棉籽壳),提高供应链的韧性。

五、结论

万辰集团的供应链效率处于食用菌行业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

  • 财务指标反映的高周转(存货、应收账款)与充足现金流;
  • 核心环节的精细化管理(采购、生产、物流、销售);
  • 信息化与数字化的支撑(ERP、SCM、CRM系统)。

未来,随着产能扩张(新增5个种植基地)与渠道拓展(“好想来”门店扩张至2000家),万辰集团的供应链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巩固其行业龙头地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