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特威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增长140%-169%,达6.56亿至7.36亿元。分析显示,毛利率从9.8%提升至11.6%,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高毛利领域收入增长及规模效应。未来汽车电子与机器视觉领域将推动持续增长。
根据思特威(688213.SH)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及半年度财务数据,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实现6.56亿元至7.36亿元,同比增长140%-169%,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半导体行业同期净利润增速约30%-50%)。半年度数据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37.86亿元,同比增长45.2%;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增长128.7%,呈现“收入与利润双高增”的态势。
2025年上半年,思特威毛利率约为11.6%(计算公式:(总收入-总营业成本)/总收入×100%,即(37.86亿元-33.47亿元)/37.86亿元×100%)。该数据虽低于半导体行业龙头(如韦尔股份、卓胜微同期毛利率约20%-30%),但较2024年同期(约9.8%)提升1.8个百分点,显示公司盈利能力正在改善。
尽管公司未直接披露前三季度毛利率数据,但结合收入结构优化、产品附加值提升及规模效应三大驱动因素,预计前三季度毛利率将较上半年进一步改善:
产品结构升级拉动毛利率:
公司2025年推出的LoficHDR®2.0技术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国产StackedBSI平台产品(用于汽车电子)及高端安防/机器视觉产品(如4K/8K分辨率摄像头),均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售价及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中低像素产品。例如,高阶5000万像素产品的毛利率较传统2000万像素产品高5-8个百分点,此类产品的大幅出货(占智能手机收入比重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5%),直接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
高毛利领域收入占比提升:
汽车电子(智能驾驶、舱内)及机器视觉领域的收入增长显著,2025年上半年这两大领域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32%。汽车电子领域的毛利率通常高于传统安防领域3-5个百分点(因产品认证门槛高、客户粘性强),机器视觉领域(如工业摄像头、AIoT设备)的毛利率更是高达15%-20%,此类高毛利业务的增长将持续优化公司收入结构。
规模效应降低单位成本:
随着收入规模的扩大(前三季度收入预计超60亿元,同比增长超50%),公司在晶圆采购、封装测试等环节的议价能力提升,单位固定成本(如研发投入、设备折旧)被摊薄。例如,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54亿元,同比增长38%,但研发投入占比从2024年的7.2%降至6.7%,显示规模效应已开始释放。
公司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三大核心领域的突破: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140%-169% vs 约50%),主要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费用管控:
思特威作为全球领先的CMOS图像传感器(CIS)供应商,在安防CIS(市场份额约35%)、机器视觉CIS(市场份额约20%)领域处于龙头地位,在智能手机CIS(市场份额约5%)及汽车电子CIS(市场份额约8%)领域增长迅速,有望成为全球前五大CIS供应商(当前排名第六)。
思特威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高增的核心逻辑是收入规模增长、产品结构优化及毛利率改善。尽管前三季度毛利率数据未直接披露,但结合半年度数据及业务进展,预计毛利率将较2024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支撑净利润大幅增长。未来,随着汽车电子及机器视觉领域的持续突破,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有望成为半导体行业的“成长白马”。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的业绩预告、半年度报告。)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