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2025年中期财报分析: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65%,净利润10.38亿元实现扭亏。核心业务覆盖云端、边缘及终端AI芯片,市场份额国内领先。财务指标稳健,毛利率58%,研发投入持续优化。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注册地为北京,是国内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AI核心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产品覆盖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场景[0]。
截至2025年中期,公司注册资本约4.17亿元,员工总数980人,核心管理团队及技术人员均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科技企业(如中科院计算所),具备深厚的处理器芯片与AI技术积累[0]。
寒武纪的收入主要来自芯片产品销售(占比约90%)及技术服务(占比约10%)。其中:
根据券商API数据,寒武纪在国内AI芯片市场的份额约为8%(2025年上半年),仅次于英伟达(Nvidia)的35%,但在自主可控AI芯片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约30%)[0]。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研发的AI指令集与微架构,打破了国外厂商在高端AI芯片领域的垄断。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实现总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65%(主要受益于云端芯片及边缘芯片的销量增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上半年亏损4.43亿元)[0]。
利润扭亏的主要原因:
2025年上半年,寒武纪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11亿元,同比增长120%(主要由于收入增长及应收账款管理优化);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09亿元**(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资产及研发设备);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82亿元**(主要用于偿还短期借款)[0]。
AI芯片技术更新速度快,若公司未能及时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如适配新一代AI算法的芯片),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国外厂商(如英伟达、AMD)仍占据高端AI芯片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内厂商(如华为昇腾、百度昆仑)也在加速布局,市场竞争加剧。
芯片制造依赖台积电等代工厂,若供应链出现中断(如产能紧张、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影响产品交付。
寒武纪作为国内自主可控AI芯片的龙头企业,受益于AI行业的快速发展(如大模型、生成式AI的普及),未来增长潜力较大。2025年上半年的扭亏为盈体现了公司业务的规模化效应,研发投入的持续优化也提升了盈利质量。但需注意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带来的风险。
从财务指标看,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均处于行业较高水平,财务状况稳健,现金流改善明显,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0]。)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