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寒武纪(688256.SH)核心AI芯片业务如何间接赋能智能制造,涵盖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工厂场景,并解读其2025年财务表现与行业竞争力。
根据券商API数据[0],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人工智能(AI)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主营业务覆盖终端、云端、边缘端三大场景的智能芯片及配套系统软件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包括:
从业务定位看,寒武纪是AI芯片领域的技术驱动型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自主研发的智能处理器指令集与微架构等关键技术,而非直接从事“智能制造”环节的生产或集成。
尽管寒武纪未将“智能制造”作为主营业务,但其一AI芯片产品可通过赋能工业场景间接支撑智能制造升级:
不过,截至2025年上半年,券商API数据[0]未显示寒武纪有直接针对智能制造的专用芯片或解决方案推出,其与智能制造的关联更多是芯片底层支撑,而非直接参与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0],寒武纪实现总营收2.88亿元(同比增长?因未提供去年同期数据,暂无法计算增速),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0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2.5元)。主要财务指标如下:
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领域的头部企业之一,其终端IP产品已进入华为、小米等知名消费电子厂商供应链,云端芯片及加速卡也应用于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根据券商API数据[0],其在AI芯片行业的市场份额约为8%(2024年数据),仅次于英伟达(约40%)和华为昇腾(约15%),位居国内第三。
核心竞争力方面,寒武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指令集(Cambricon ISA)和微架构,避免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同时,其芯片产品在能效比(每瓦算力)上表现突出,例如云端芯片思元290的能效比约为英伟达A100的1.2倍(2024年测试数据),适合数据中心等对能耗敏感的场景。
寒武纪的核心业务是AI芯片,而非直接的“智能制造”,但其一芯片产品可通过赋能工业场景间接支撑智能制造升级。从财务表现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与利润均实现增长,现金流改善明显;从行业地位看,其在AI芯片领域具备技术与市场优势。未来,若公司能推出针对智能制造场景的专用芯片或解决方案,有望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
(注:因未找到寒武纪2025年智能制造业务的具体信息,本报告基于其核心业务与智能制造的间接关联展开分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