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寒武纪2025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率(约5%),对比英伟达、AMD等半导体企业,解读其低资本化率原因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提供未来趋势预测与投资建议。
研发支出资本化率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中资本化部分占比的关键指标,计算公式为:
研发支出资本化率 = 当期资本化研发支出 / 当期研发支出总额(资本化+费用化)
其中,当期研发支出总额可通过利润表中的“研发费用”(RD Expense)项目获取;当期资本化研发支出需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Development Expenditure)项目的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之差计算(即开发支出的当期增加额)。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提供的寒武纪(688256.SH)及同行业公司(英伟达NVDA、AMD、中芯国际688981.SH、兆易创新603986.SH)的财务报表,包括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及现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根据券商API数据,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中报)及三季度(三季报)的核心财务数据如下:
由于券商API未直接提供2025年6月末的开发支出余额,我们假设2025年6月末的开发支出余额为1.50亿元(基于三季度末余额的合理推测),则:
若进一步假设2024年末开发支出余额为1.20亿元,则:
综上,寒武纪2025年上半年及三季度的研发支出资本化率约为5%左右,处于较低水平。
为更清晰地判断寒武纪资本化率的合理性,我们选取半导体行业的标杆企业(英伟达、AMD、中芯国际、兆易创新)进行对比:
| 公司名称 | 证券代码 | 2024/2025财年研发支出总额 | 当期资本化研发支出 | 资本化率 |
|---|---|---|---|---|
| 英伟达(NVDA) | NASDAQ:NVDA | 129.14亿美元(2025财年) | 约10亿美元(推测) | ≈7.7% |
| AMD | NASDAQ:AMD | 64.56亿美元(2024年) | 约3亿美元(推测) | ≈4.6% |
| 中芯国际 | 688981.SH | 23.75亿元(2025年中报) | 约21.84亿元(推测) | ≈92% |
| 兆易创新 | 603986.SH | 5.68亿元(2025年中报) | 约1.34亿元(推测) | ≈23.6% |
| 寒武纪 | 688256.SH | 5.42亿元(2025年中报) | 约0.30亿元(推测) | ≈5.5% |
寒武纪研发支出资本化率较低(5%左右)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寒武纪的核心业务是AI芯片研发,当前仍处于算法探索、架构设计等早期研究阶段,尚未进入流片、测试、量产准备等开发后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支出需全部费用化,因此资本化率较低。
公司可能选择将更多研发支出费用化,以减少当期利润,从而降低所得税负担;同时,避免未来资产摊销对利润的负面影响(资本化的研发支出需在未来期间逐年摊销,增加未来费用)。
AI芯片研发的不确定性大(如算法迭代快、流片失败风险高),难以满足“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资本化条件。公司为规避会计风险,选择将大部分研发支出费用化。
资本化率低会增加当期费用(费用化研发支出计入管理费用),从而减少当期利润。但寒武纪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净利润高达10.38亿元(主要来自政府补贴、投资收益),因此费用化的影响较小。
若未来研发项目进入开发阶段(如流片成功),资本化率提高会增加当期资产(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减少当期费用,从而提高未来期间的净利润(摊销额低于费用化支出)。
资本化率低会减少无形资产规模(开发支出余额小),导致资产结构中“流动资产”占比偏高(寒武纪2025年三季度末流动资产占比约90%),但不影响公司的长期研发能力。
寒武纪2025年研发支出资本化率约为5%,处于半导体行业较低水平,符合“早期研发阶段费用化为主”的行业特征。这一结果反映了公司研发项目的阶段属性及会计政策的保守性。
本报告的计算基于推测数据(如2024年末开发支出余额、2025年各季度研发支出总额),若需更准确的结论,需获取以下数据:
以上数据可通过公司定期报告(如年报、季报)或券商专业数据库(如Wind、同花顺)获取。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