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寒武纪(688256.SH)在AI芯片领域的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及战略规划,涵盖终端、云端、边缘三大产品线,解读其元宇宙布局的核心逻辑与发展潜力。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寒武纪”或“公司”)作为国内人工智能(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自2016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AI芯片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打造“终端-云端-边缘”全场景覆盖的智能芯片产品矩阵。本文基于公司公开信息、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及行业定位,从业务布局、财务表现、行业竞争力、战略展望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其“宇宙布局”的核心逻辑与发展潜力。
寒武纪的业务布局围绕“AI芯片核心技术”展开,形成了终端智能处理器IP、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边缘智能芯片及加速卡三大产品线,覆盖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边缘计算等多场景,构建了从“底层芯片”到“应用场景”的完整生态。
公司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主要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摄像头、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设备,提供AI推理加速能力。截至2025年中报,采用公司IP的终端设备出货量已超1亿台,覆盖华为、小米、OPPO等主流手机厂商。该业务是公司的“流量入口”,通过IP授权模式实现规模化变现,同时为云端及边缘产品积累了海量应用数据。
云端产品是公司的“增长引擎”,主要包括思元系列芯片(如思元290、思元370)及配套加速卡,用于数据中心的AI训练与推理任务。目前,公司云端产品已进入国内主流服务器厂商(如联想、浪潮)的供应链,实现量产出货。2025年中报显示,云端业务收入占比约45%,成为公司营收的核心来源之一。
边缘产品针对物联网(IoT)、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提供低功耗、高实时性的AI算力。公司2024年推出的思元590边缘芯片,支持多模态推理(视觉、语音、文本),已应用于智能监控、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等领域。边缘业务是公司未来的“潜力板块”,受益于物联网终端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IoT设备数量将达300亿台),有望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
| 指标 | 数值 | 说明 |
|---|---|---|
| 总营收 | 28.81 | 同比增长99.15%(行业排名:59/183),主要来自云端与终端业务的双增长 |
| 净利润 | 10.38 | 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中报亏损4.52亿元),净利润率36%(行业排名:88/183) |
| 基本EPS | 2.50元 | 每股盈利大幅提升,反映公司规模 |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