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大全能源2025年半年度成本结构,揭示其改良西门子法工艺23.73万元/吨的单位成本压力,探讨产能利用率不足与减值损失对盈利的影响,并澄清硅烷法未应用于生产。
根据券商API数据[0],大全能源(688303.SH)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生产工艺为改良西门子法加冷氢化技术。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装置及闭环式运行工艺,实现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的多晶硅产品制备。截至2025年6月,公司未披露任何关于硅烷法生产工艺的产能或技术应用信息,因此硅烷法并非其当前主要生产方式,无法提供该工艺的具体成本数据。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4.70亿元(同比下降约78%,基于2024年同期约67亿元的营收规模估算),主要因多晶硅市场供需错配加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均价约12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的35万元/吨下跌65%),导致销量及单价双降。
根据财务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业成本(含资产减值损失)达28.48亿元,其中:
以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约1.2万吨(基于2024年全年产量约8万吨估算)计算,单位多晶硅成本约23.73万元/吨(总营业成本28.48亿元÷1.2万吨),而同期市场均价约12万元/吨,单位成本高于市场价格约11.73万元/吨,导致公司上半年亏损11.47亿元(n_income)。
公司现有多晶硅产能约30.5万吨/年(新疆、内蒙古基地),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约20%(1.2万吨÷30.5万吨/年×2),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厂房租金、人员薪酬)分摊至单位产品的金额大幅增加(2024年产能利用率约80%时,单位固定成本约5万元/吨;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20%时,单位固定成本约20万元/吨)。
多晶硅价格自2024年二季度开始下跌,公司于2024年半年度首次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2亿元),2024年三季度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约3亿元),2025年上半年因价格持续低于成本(市场均价12万元/吨<单位成本23.73万元/吨),进一步计提减值约6.75亿元,减值损失占2025年上半年总营业成本的23.7%,成为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4年以来,全球多晶硅产能过剩(全球产能约150万吨/年,需求约100万吨/年),价格从2023年的50万元/吨峰值下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12万元/吨,行业整体进入“价格低于成本”的区间。大全能源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虽通过改良西门子法降低了可变成本(如电力成本约0.3元/度,低于行业平均0.5元/度),但固定成本分摊及减值损失导致单位成本仍高于市场价格,短期盈利压力较大。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开信息,未涉及硅烷法工艺的具体成本数据,因公司未披露相关信息。)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