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全能源多晶硅生产碳足迹分析及财务影响

本报告分析大全能源多晶硅生产的碳足迹构成、行业基准及财务影响,探讨欧盟碳关税、ESG评级与投资者偏好对其的潜在压力,并提出减排策略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大全能源多晶硅生产碳足迹分析报告

一、引言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衡量企业生产活动全过程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核心指标,对于多晶硅这类高能耗行业而言,其碳足迹主要来自电力消耗(约占生产环节碳排放的70%-80%)[0]。大全能源(688303.SH)作为全球领先的多晶硅供应商,其碳足迹表现不仅影响企业ESG(环境、社会、治理)评级,更关系到产品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规则下的竞争力。本报告基于多晶硅生产的生命周期评估(LCA)框架,结合行业基准与企业公开信息,对大全能源多晶硅碳足迹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财务表现的潜在影响。

二、多晶硅生产碳足迹的构成与行业基准

多晶硅生产的碳足迹主要涵盖原料制备(如硅石开采、冶金级硅生产)、多晶硅合成(如改良西门子法的还原与氢化环节)、电力消耗(占比最大)三大环节。其中,电力消耗的碳排放因子(单位电力的CO₂排放量)是决定碳足迹的关键变量[1]。

(一)行业基准数据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2024年数据,全球多晶硅平均碳足迹约为16-20吨CO₂e/吨(CO₂当量)。其中:

  • 采用火电的多晶硅产能(如中国新疆、内蒙古):碳足迹约25-30吨CO₂e/吨(火电碳排放因子约0.8-0.9吨CO₂/MWh);
  • 采用水电的多晶硅产能(如中国四川、云南,或挪威、美国):碳足迹约2-3吨CO₂e/吨(水电碳排放因子约0.01-0.02吨CO₂/MWh);
  • 采用风电/光伏的产能:碳足迹可降至1-2吨CO₂e/吨(风电碳排放因子约0.02-0.03吨CO₂/MWh)。

(二)大全能源的生产布局与电力结构

大全能源的多晶硅产能主要集中在新疆石河子(现有产能10万吨/年,2025年拟扩建至15万吨/年)[2]。新疆的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2024年火电占比约75%,风电、光伏占比约25%)[3],其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约为0.85吨CO₂/MWh(高于全国平均0.68吨CO₂/MWh)[4]。

假设大全能源采用改良西门子法(行业主流工艺),单位多晶硅电耗约为60 MWh/吨(行业平均水平,冷氢化工艺可降至50 MWh/吨)[5],则其电力环节的碳足迹约为:
[ 60 , \text{MWh/吨} \times 0.85 , \text{吨CO₂/MWh} = 51 , \text{吨CO₂e/吨} ]
若考虑原料制备与合成环节的碳排放(约占20%),则大全能源多晶硅总碳足迹约为60-65吨CO₂e/吨(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碳足迹对大全能源的财务与估值影响

(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潜在成本

欧盟CBAM于2026年正式实施,覆盖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及多晶硅等产品,要求进口产品的碳足迹不高于欧盟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欧盟多晶硅平均碳足迹约8吨CO₂e/吨)[6]。若大全能源的多晶硅出口至欧盟,需为超出部分支付碳关税:
[ \text{碳关税} = (\text{产品碳足迹} - \text{欧盟基准}) \times \text{碳价格} ]
假设碳价格为80欧元/吨CO₂e(欧盟碳市场2025年平均价格),则大全能源每吨多晶硅需支付:
[ (60 - 8) \times 80 = 4160 , \text{欧元/吨} ]
按1欧元=7.8元人民币计算,约合32,448元/吨,而2025年多晶硅均价约为60,000元/吨[7],碳关税将侵蚀其54%的利润(假设毛利率为30%)。

(二)ESG评级与投资者偏好

大全能源的ESG评级(如MSCI、S&P Global)受碳足迹影响较大。2024年,MSCI将其ESG评级从“BBB”下调至“BB”,主要原因是“高能耗行业的碳排放强度未达标”[8]。评级下调导致部分ESG基金减持其股票,2025年上半年,大全能源股价下跌18%(同期光伏板块下跌10%),估值水平(PE)从25倍降至18倍[9]。

(三)国内碳市场的潜在压力

中国全国碳市场于2024年扩大至电力、钢铁、化工等行业,多晶硅作为化工子行业,可能于2026年纳入。若碳配额价格为50元/吨CO₂e,大全能源每年需支付的碳成本约为:
[ 10 , \text{万吨/年} \times (60 - 20) \times 50 = 20,000 , \text{万元/年} ]
(注:20为中国多晶硅行业基准碳足迹,假设)
这将减少其8%的净利润(2024年净利润约25亿元)[10]。

四、大全能源的减排策略与效果展望

(一)现有减排措施

  1. 技术升级:采用冷氢化工艺替代热氢化工艺,单位电耗从70 MWh/吨降至55 MWh/吨,减少电力碳排放约12.5%[11]。
  2. 绿电替代:2025年,大全能源与新疆电网签订20%风电/光伏电力采购协议,计划将石河子基地的绿电占比从25%提升至45%,预计碳足迹降至45吨CO₂e/吨[12]。
  3. 余热回收:利用还原炉的余热发电,年发电量约1.2亿度,减少火电消耗约10%[13]。

(二)未来减排展望

若大全能源能在2030年前将绿电占比提升至80%(如采用水电或自建光伏电站),单位电耗降至45 MWh/吨(行业先进水平),则其碳足迹可降至15吨CO₂e/吨(接近行业平均水平)。届时,碳关税成本将降至**(15-8)×80=560欧元/吨**(约4,368元/吨),利润侵蚀率降至14%(假设毛利率不变)。

五、结论与建议

大全能源的多晶硅碳足迹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其生产基地的火电依赖。碳足迹过高不仅导致欧盟碳关税的潜在成本巨大,还影响其ESG评级与投资者偏好,对财务表现和估值造成压力。

建议

  1. 加速绿电替代:与新疆或四川的水电、风电企业合作,降低电力碳排放因子;
  2. 技术迭代:引入更先进的多晶硅生产工艺(如流化床法),进一步降低单位电耗;
  3. ESG信息披露:主动公开碳足迹数据,提升透明度,改善投资者对其ESG表现的预期。

通过上述措施,大全能源可有效降低碳足迹,提升产品竞争力,应对国际碳规则的挑战。

(注:本报告数据均来自公开资料及行业基准,实际碳足迹以企业官方披露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