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大全能源(688303.SH)半导体硅料业务的技术突破、财务表现及行业地位,探讨其未来发展潜力与投资建议。
大全能源(688303.SH)是国内领先的高纯多晶硅料供应商,成立于2011年,2021年科创板上市,总部位于新疆石河子。公司主营业务为多晶硅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产品涵盖光伏级多晶硅(占比约99%)与半导体级多晶硅(占比约1%)。根据券商API数据[0],公司半导体级多晶硅产能为1000吨/年(2023年数据),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等高端领域,是公司未来业务升级的关键方向之一。
从业务布局看,公司依托新疆的能源成本优势(电力成本约0.3元/度)和硅产业集群优势,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加冷氢化工艺生产多晶硅,产品质量达到电子级标准(纯度≥99.9999%)。但半导体级硅料的产能规模较小,且技术门槛远高于光伏级,目前仍处于产能爬坡与客户验证阶段。
根据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0],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0亿元,同比下降约70%(2024年同期约49.0亿元);净利润为-11.4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盈利约5.76亿元)。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光伏级多晶硅市场供需错配,价格持续下跌(2025年上半年均价约15万元/吨,较2024年同期下跌约60%);2)半导体级硅料产能利用率不足(约30%),固定成本分摊压力大;3)资产减值损失增加(计提约6.75亿元,主要为光伏级多晶硅存货跌价准备)。
从半导体硅料业务贡献看,由于产能规模小且未实现满负荷运行,其收入占比不足1%,对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有限。但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半导体级硅料的毛利率高于光伏级(约25% vs 10%),若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根据券商API的行业排名数据[0],公司在多晶硅行业的ROE(净资产收益率)排名为1565/339(倒数),净利润率排名15346/339(倒数),主要受光伏级产品价格下跌影响。但在半导体级硅料领域,公司凭借技术积累(如“光伏硅材料开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处于国内第二梯队(第一梯队为沪硅产业、中环股份),产品已通过部分半导体客户的验证(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的小批量采购)。
根据网络搜索结果[1],2025年以来未查询到大全能源半导体硅料技术突破的相关报道(如新产品研发、工艺改进、客户认证等)。结合公司2025年半年报[0],管理层未提及半导体硅料的技术进展,仅强调“维持财务状况健康稳定”“加大供应链与销售渠道探索”。
尽管当前技术突破信息缺失,但公司仍具备半导体硅料业务的发展潜力:
若未来公司能在半导体硅料的工艺优化(如降低杂质含量至10ppb以下)、**产能利用率提升(如达到80%以上)或客户认证(如进入台积电、三星的供应链)**方面取得突破,有望推动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5%以上,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
大全能源半导体硅料业务目前处于产能小规模、收入占比低、技术突破信息缺失的阶段,短期内难以对整体业绩产生显著拉动。但公司具备技术基础与产能储备,若未来半导体市场需求复苏(如AI、5G等领域的芯片需求增长),半导体硅料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由于当前技术突破信息不足,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后续的产能利用率数据(如半导体级硅料产量)、客户认证进展(如进入主流半导体厂商供应链)以及技术研发投入(如RD支出占比)等指标,以判断半导体业务的发展潜力。若需要更深入的技术突破信息或财务分析,可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券商数据库数据(如技术专利、客户合同等)。
(注:报告中“[0]”代表券商API数据,“[1]”代表网络搜索结果。)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